象征派的讀音 象征派的意思
象征派 20、30年代新詩創作中的一個流派。源出于19世紀末葉法國興起的象征主義。1857年發表詩集《惡之花》的詩人波特萊爾被認為是象征派文學的先驅。1886年讓·莫雷亞斯在巴黎《費加羅報》上發表《象征主義宣言》,第一次提出“象征主義”的名稱。它的代表人物還有蘭波、魏爾倫、馬拉梅等人。
- 象
- 征
- 派
“象征派”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iàng zhēng pài]
- 漢字注音:
- ㄒㄧㄤˋ ㄓㄥ ㄆㄞˋ
- 簡繁字形:
- 象徵派
- 是否常用:
- 否
“象征派”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以象征主義為創作方法的文藝流派。
網絡解釋
象征派
20、30年代新詩創作中的一個流派。源出于19世紀末葉法國興起的象征主義。1857年發表詩集《惡之花》的詩人波特萊爾被認為是象征派文學的先驅。1886年讓·莫雷亞斯在巴黎《費加羅報》上發表《象征主義宣言》,第一次提出“象征主義”的名稱。它的代表人物還有蘭波、魏爾倫、馬拉梅等人。
“象征派”的單字解釋
【象】:1.哺乳動物,是陸地上現存最大的動物,耳朵大,鼻子長圓筒形,能蜷曲,多有一對長大的門牙伸出口外,全身的毛很稀疏,皮很厚,吃嫩葉和野菜等。生活于我國云南南部、印度、非洲等熱帶地方。有的可馴養來馱運貨物。2.(Xiàng)姓。3.形狀;樣子:景象。天象。氣象。印象。萬象更新。4.仿效;模擬:象形。象聲。
【征】:1.走遠路(多指軍隊):征途。長征。2.征討:出征。南征北戰。3.政府召集人民服務:征兵。應征入伍。4.征收:征稅。5.征用:征地。6.征求:征稿。征文。7.證明;證驗:文獻足征。信而有征。有實物可征。8.表露出來的跡象;現象:征候。象征。特征。“徵”
【派】:1.指立場、見解或作風、習氣相同的一些人:黨派。學派。宗派。樂觀派。2.作風或風度:氣派。派頭。3.有派頭兒;有風度:小王穿上這身衣服真夠派的。4.a)用于派別:兩派學者對這個問題有兩種不同的看法。b)用于景色、氣象、聲音、語言等(前面用“一”字):好一派北國風光。一派新氣象。一派胡言。5.江河的支流,泛指分支。6.分配;派遣;委派;安排:分派。調(diào)派。派人送去。派用場。7.攤派:派糧派款。8.指摘(別人過失):派不是。9.一種帶餡兒的西式點心:蘋果派。巧克力派。[英pie]
“象征派”的相關詞語
* 象征派的讀音是:xiàng zhēng pài,象征派的意思:象征派 20、30年代新詩創作中的一個流派。源出于19世紀末葉法國興起的象征主義。1857年發表詩集《惡之花》的詩人波特萊爾被認為是象征派文學的先驅。1886年讓·莫雷亞斯在巴黎《費加羅報》上發表《象征主義宣言》,第一次提出“象征主義”的名稱。它的代表人物還有蘭波、魏爾倫、馬拉梅等人。
基本解釋
以象征主義為創作方法的文藝流派。象征派
20、30年代新詩創作中的一個流派。源出于19世紀末葉法國興起的象征主義。1857年發表詩集《惡之花》的詩人波特萊爾被認為是象征派文學的先驅。1886年讓·莫雷亞斯在巴黎《費加羅報》上發表《象征主義宣言》,第一次提出“象征主義”的名稱。它的代表人物還有蘭波、魏爾倫、馬拉梅等人。【象】:1.哺乳動物,是陸地上現存最大的動物,耳朵大,鼻子長圓筒形,能蜷曲,多有一對長大的門牙伸出口外,全身的毛很稀疏,皮很厚,吃嫩葉和野菜等。生活于我國云南南部、印度、非洲等熱帶地方。有的可馴養來馱運貨物。2.(Xiàng)姓。3.形狀;樣子:景象。天象。氣象。印象。萬象更新。4.仿效;模擬:象形。象聲。
【征】:1.走遠路(多指軍隊):征途。長征。2.征討:出征。南征北戰。3.政府召集人民服務:征兵。應征入伍。4.征收:征稅。5.征用:征地。6.征求:征稿。征文。7.證明;證驗:文獻足征。信而有征。有實物可征。8.表露出來的跡象;現象:征候。象征。特征。“徵”
【派】:1.指立場、見解或作風、習氣相同的一些人:黨派。學派。宗派。樂觀派。2.作風或風度:氣派。派頭。3.有派頭兒;有風度:小王穿上這身衣服真夠派的。4.a)用于派別:兩派學者對這個問題有兩種不同的看法。b)用于景色、氣象、聲音、語言等(前面用“一”字):好一派北國風光。一派新氣象。一派胡言。5.江河的支流,泛指分支。6.分配;派遣;委派;安排:分派。調(diào)派。派人送去。派用場。7.攤派:派糧派款。8.指摘(別人過失):派不是。9.一種帶餡兒的西式點心:蘋果派。巧克力派。[英p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