詛楚文的讀音 詛楚文的意思
詛楚文 《詛楚文》相傳為秦石刻文字。戰國后期秦楚爭霸激烈,秦王祈求天神保佑秦國獲勝,詛咒楚國敗亡,因稱《詛楚文》。
- 詛
- 楚
- 文
“詛楚文”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ǔ chǔ wén]
- 漢字注音:
- ㄗㄨˇ ㄔㄨˇ ㄨㄣˊ
- 簡繁字形:
- 詛楚文
- 是否常用:
- 否
“詛楚文”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秦國石刻。內容為秦王祈求天神制克楚兵﹐復其邊城﹐故后世稱"詛楚文"。據考證﹐約為秦惠文王和楚懷王時事。已發現三石﹕一為"巫咸"﹐一為"大沈厥湫"﹐一為"亞駝"﹐宋時先后在不同的地方出土。 辭典解釋
詛楚文 zǔ chǔ wén ㄗㄨˇ ㄔㄨˇ ㄨㄣˊ 戰國秦昭襄王詛祝楚懷王的禱辭,凡三篇,其名為「巫咸文」、「大沉厥湫文」、「巫駝文」。內容皆為戰國時代秦昭襄王在神明面前宣告楚懷王的罪行,請求神明降禍給他的文字。三石字數稍有參差,文句大抵相同。相傳于北宋間出土,但后人疑為偽托。
網絡解釋
詛楚文
《詛楚文》相傳為秦石刻文字。戰國后期秦楚爭霸激烈,秦王祈求天神保佑秦國獲勝,詛咒楚國敗亡,因稱《詛楚文》。
“詛楚文”的單字解釋
【詛】:1.詛咒。2.盟誓;發誓。
【楚】:1.古書上指牡荊。落葉灌木。開青色或紫色的穗狀小花,鮮葉供藥用。2.痛苦:苦楚。3.清晰;整齊:清楚。衣冠楚楚。4.周朝國名(?—前223)戰國七雄之一。在今湖南、湖北一帶。為秦所滅。5.朝代名。十國之一(907—951)。馬殷建立。建都長沙,后為南唐所滅。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詛楚文”的相關詞語
* 詛楚文的讀音是:zǔ chǔ wén,詛楚文的意思:詛楚文 《詛楚文》相傳為秦石刻文字。戰國后期秦楚爭霸激烈,秦王祈求天神保佑秦國獲勝,詛咒楚國敗亡,因稱《詛楚文》。
基本解釋
秦國石刻。內容為秦王祈求天神制克楚兵﹐復其邊城﹐故后世稱"詛楚文"。據考證﹐約為秦惠文王和楚懷王時事。已發現三石﹕一為"巫咸"﹐一為"大沈厥湫"﹐一為"亞駝"﹐宋時先后在不同的地方出土。辭典解釋
詛楚文 zǔ chǔ wén ㄗㄨˇ ㄔㄨˇ ㄨㄣˊ戰國秦昭襄王詛祝楚懷王的禱辭,凡三篇,其名為「巫咸文」、「大沉厥湫文」、「巫駝文」。內容皆為戰國時代秦昭襄王在神明面前宣告楚懷王的罪行,請求神明降禍給他的文字。三石字數稍有參差,文句大抵相同。相傳于北宋間出土,但后人疑為偽托。
詛楚文
《詛楚文》相傳為秦石刻文字。戰國后期秦楚爭霸激烈,秦王祈求天神保佑秦國獲勝,詛咒楚國敗亡,因稱《詛楚文》。【詛】:1.詛咒。2.盟誓;發誓。
【楚】:1.古書上指牡荊。落葉灌木。開青色或紫色的穗狀小花,鮮葉供藥用。2.痛苦:苦楚。3.清晰;整齊:清楚。衣冠楚楚。4.周朝國名(?—前223)戰國七雄之一。在今湖南、湖北一帶。為秦所滅。5.朝代名。十國之一(907—951)。馬殷建立。建都長沙,后為南唐所滅。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