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鼎的讀音 議鼎的意思
議鼎 yì dǐng 議鼎(議鼎) 漢武帝 時 汾陰 出寶鼎,群臣上壽賀帝曰:“陛下得 周 鼎。” 吾丘壽王 獨曰非 周 鼎。 武帝 召而問之。 壽王 曰:“天祚有德而寶鼎自出,此天所以與 漢 ,乃 漢 寶,非 周 寶也。”事見《漢書·吾丘壽王傳》。后以“議鼎”為稱人才識卓異之典。 唐 李瀚 《蒙求》:“ 壽王 議鼎, 杜林 駁 堯 。”
- 議
- 鼎
“議鼎”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ì dǐng]
- 漢字注音:
- ㄧˋ ㄉㄧㄥˇ
- 簡繁字形:
- 議鼎
- 是否常用:
- 否
“議鼎”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漢武帝時汾陰出寶鼎﹐群臣上壽賀帝曰﹕"陛下得周鼎。"吾丘壽王獨曰非周鼎。武帝召而問之。壽王曰﹕"天祚有德而寶鼎自出﹐此天所以與漢﹐乃漢寶﹐非周寶也。"事見《漢書.吾丘壽王傳》。后以"議鼎"為稱人才識卓異之典。
網絡解釋
議鼎
yì dǐng ㄧˋ ㄉㄧㄥˇ
議鼎(議鼎)
漢武帝 時 汾陰 出寶鼎,群臣上壽賀帝曰:“陛下得 周 鼎。” 吾丘壽王 獨曰非 周 鼎。 武帝 召而問之。 壽王 曰:“天祚有德而寶鼎自出,此天所以與 漢 ,乃 漢 寶,非 周 寶也。”事見《漢書·吾丘壽王傳》。后以“議鼎”為稱人才識卓異之典。 唐 李瀚 《蒙求》:“ 壽王 議鼎, 杜林 駁 堯 。”
“議鼎”的單字解釋
【議】:1.討論;商量:自報公議。2.意見:建議。提議。3.評論:物議。無可非議。
【鼎】:1.古代煮東西用的器物,圓形,三足兩耳,也有方形四足的。2.比喻王位、帝業:定鼎。問鼎。3.大:鼎力。鼎言。4.鍋。5.姓。6.正當;正在:鼎盛。
“議鼎”的相關詞語
* 議鼎的讀音是:yì dǐng,議鼎的意思:議鼎 yì dǐng 議鼎(議鼎) 漢武帝 時 汾陰 出寶鼎,群臣上壽賀帝曰:“陛下得 周 鼎。” 吾丘壽王 獨曰非 周 鼎。 武帝 召而問之。 壽王 曰:“天祚有德而寶鼎自出,此天所以與 漢 ,乃 漢 寶,非 周 寶也。”事見《漢書·吾丘壽王傳》。后以“議鼎”為稱人才識卓異之典。 唐 李瀚 《蒙求》:“ 壽王 議鼎, 杜林 駁 堯 。”
基本解釋
漢武帝時汾陰出寶鼎﹐群臣上壽賀帝曰﹕"陛下得周鼎。"吾丘壽王獨曰非周鼎。武帝召而問之。壽王曰﹕"天祚有德而寶鼎自出﹐此天所以與漢﹐乃漢寶﹐非周寶也。"事見《漢書.吾丘壽王傳》。后以"議鼎"為稱人才識卓異之典。議鼎
yì dǐng ㄧˋ ㄉㄧㄥˇ議鼎(議鼎)
漢武帝 時 汾陰 出寶鼎,群臣上壽賀帝曰:“陛下得 周 鼎。” 吾丘壽王 獨曰非 周 鼎。 武帝 召而問之。 壽王 曰:“天祚有德而寶鼎自出,此天所以與 漢 ,乃 漢 寶,非 周 寶也。”事見《漢書·吾丘壽王傳》。后以“議鼎”為稱人才識卓異之典。 唐 李瀚 《蒙求》:“ 壽王 議鼎, 杜林 駁 堯 。”
【議】:1.討論;商量:自報公議。2.意見:建議。提議。3.評論:物議。無可非議。
【鼎】:1.古代煮東西用的器物,圓形,三足兩耳,也有方形四足的。2.比喻王位、帝業:定鼎。問鼎。3.大:鼎力。鼎言。4.鍋。5.姓。6.正當;正在: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