讬心的讀音 讬心的意思
讬心 tuō xīn 讬心(托心) (1).猶委心。謂將心交托他人。《三國志·蜀志·張嶷傳》“慷慨壯烈,士人咸多貴之” 裴松之 注引 晉 陳壽 《益都耆舊傳》:“時車騎將軍 夏侯霸 謂 嶷 曰:‘雖與足下疎闊,然托心如舊,宜明此意。’” 唐 韓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授縞紵以托心,示茲誠之不謬。” (2).猶寄情。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顧茲梧而興慮,思假物以托心。” 清 王夫之 《擬阮步兵<述懷>》詩之四十:“托心浩淼間,古今誰久留。”
- 讬
- 心
“讬心”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uō xīn]
- 漢字注音:
- ㄊㄨㄛ ㄒㄧㄣ
- 簡繁字形:
- 託心
- 是否常用:
- 否
“讬心”的意思
基本解釋
網絡解釋
讬心
tuō xīn ㄊㄨㄛ ㄒㄧㄣ
讬心(托心)
(1).猶委心。謂將心交托他人。《三國志·蜀志·張嶷傳》“慷慨壯烈,士人咸多貴之” 裴松之 注引 晉 陳壽 《益都耆舊傳》:“時車騎將軍 夏侯霸 謂 嶷 曰:‘雖與足下疎闊,然托心如舊,宜明此意。’” 唐 韓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授縞紵以托心,示茲誠之不謬。”
(2).猶寄情。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顧茲梧而興慮,思假物以托心。” 清 王夫之 《擬阮步兵<述懷>》詩之四十:“托心浩淼間,古今誰久留。”
“讬心”的單字解釋
【讬】:1.同“托”2.讬。
【心】:1.人和高等動物身體內推動血液循環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圓錐形,大小約跟本人的拳頭相等,內部有四個空腔,上部兩個是心房,下部兩個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張和收縮推動血液循環全身。也叫心臟。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談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圓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讬心”的相關詞語
* 讬心的讀音是:tuō xīn,讬心的意思:讬心 tuō xīn 讬心(托心) (1).猶委心。謂將心交托他人。《三國志·蜀志·張嶷傳》“慷慨壯烈,士人咸多貴之” 裴松之 注引 晉 陳壽 《益都耆舊傳》:“時車騎將軍 夏侯霸 謂 嶷 曰:‘雖與足下疎闊,然托心如舊,宜明此意。’” 唐 韓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授縞紵以托心,示茲誠之不謬。” (2).猶寄情。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顧茲梧而興慮,思假物以托心。” 清 王夫之 《擬阮步兵<述懷>》詩之四十:“托心浩淼間,古今誰久留。”
讬心
tuō xīn ㄊㄨㄛ ㄒㄧㄣ讬心(托心)
(1).猶委心。謂將心交托他人。《三國志·蜀志·張嶷傳》“慷慨壯烈,士人咸多貴之” 裴松之 注引 晉 陳壽 《益都耆舊傳》:“時車騎將軍 夏侯霸 謂 嶷 曰:‘雖與足下疎闊,然托心如舊,宜明此意。’” 唐 韓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授縞紵以托心,示茲誠之不謬。”
(2).猶寄情。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顧茲梧而興慮,思假物以托心。” 清 王夫之 《擬阮步兵<述懷>》詩之四十:“托心浩淼間,古今誰久留。”
【讬】:1.同“托”2.讬。
【心】:1.人和高等動物身體內推動血液循環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圓錐形,大小約跟本人的拳頭相等,內部有四個空腔,上部兩個是心房,下部兩個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張和收縮推動血液循環全身。也叫心臟。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談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圓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