讬寄的讀音 讬寄的意思
讬寄 (1).付托。《晉書·張華傳》:“會帝問 華 :‘誰可托寄后事者?’” (2).指所受付托。 唐 白居易 《為人上宰相書》:“相公寵擢之榮,托寄之重,自國朝已來,三者兼之甚鮮矣。” (3).謂寄托情意。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 孫興公 作《庾公誄》,文多托寄之辭。” 元 歐陽玄 《墨梅賦》:“彼翰墨之托寄,亦何異乎《風》《騷》。” 鄭文焯 《鶴道人論詞書》:“ 唐 、 五代 及兩 宋 詞人,皆文章爾雅……甚至名伎高僧,頑仙艷鬼,托寄深遠,屬引湛冥。” (4).委托寄送。 清 楊恩壽 《坦園日記》卷七:“初十日,適有便赴 粵西 ,托寄家書。”
- 讬
- 寄
“讬寄”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uō jì]
- 漢字注音:
- ㄊㄨㄛ ㄐㄧˋ
- 簡繁字形:
- 託寄
- 是否常用:
- 否
“讬寄”的意思
基本解釋
網絡解釋
讬寄
(1).付托。《晉書·張華傳》:“會帝問 華 :‘誰可托寄后事者?’”
(2).指所受付托。 唐 白居易 《為人上宰相書》:“相公寵擢之榮,托寄之重,自國朝已來,三者兼之甚鮮矣。”
(3).謂寄托情意。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 孫興公 作《庾公誄》,文多托寄之辭。” 元 歐陽玄 《墨梅賦》:“彼翰墨之托寄,亦何異乎《風》《騷》。” 鄭文焯 《鶴道人論詞書》:“ 唐 、 五代 及兩 宋 詞人,皆文章爾雅……甚至名伎高僧,頑仙艷鬼,托寄深遠,屬引湛冥。”
(4).委托寄送。 清 楊恩壽 《坦園日記》卷七:“初十日,適有便赴 粵西 ,托寄家書。”
“讬寄”的單字解釋
【讬】:1.同“托”2.讬。
【寄】:1.原指托人遞送,現在專指通過郵局遞送:寄信。寄錢。包裹已經寄走了。2.付托;寄托:寄存。賦詩寄懷。寄希望于青年。3.依附別人;依附別的地方:寄食。寄居。寄人籬下。4.認的(親屬):寄父。寄母。寄兒。寄女。5.姓。
“讬寄”的相關詞語
* 讬寄的讀音是:tuō jì,讬寄的意思:讬寄 (1).付托。《晉書·張華傳》:“會帝問 華 :‘誰可托寄后事者?’” (2).指所受付托。 唐 白居易 《為人上宰相書》:“相公寵擢之榮,托寄之重,自國朝已來,三者兼之甚鮮矣。” (3).謂寄托情意。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 孫興公 作《庾公誄》,文多托寄之辭。” 元 歐陽玄 《墨梅賦》:“彼翰墨之托寄,亦何異乎《風》《騷》。” 鄭文焯 《鶴道人論詞書》:“ 唐 、 五代 及兩 宋 詞人,皆文章爾雅……甚至名伎高僧,頑仙艷鬼,托寄深遠,屬引湛冥。” (4).委托寄送。 清 楊恩壽 《坦園日記》卷七:“初十日,適有便赴 粵西 ,托寄家書。”
讬寄
(1).付托。《晉書·張華傳》:“會帝問 華 :‘誰可托寄后事者?’”(2).指所受付托。 唐 白居易 《為人上宰相書》:“相公寵擢之榮,托寄之重,自國朝已來,三者兼之甚鮮矣。”
(3).謂寄托情意。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 孫興公 作《庾公誄》,文多托寄之辭。” 元 歐陽玄 《墨梅賦》:“彼翰墨之托寄,亦何異乎《風》《騷》。” 鄭文焯 《鶴道人論詞書》:“ 唐 、 五代 及兩 宋 詞人,皆文章爾雅……甚至名伎高僧,頑仙艷鬼,托寄深遠,屬引湛冥。”
(4).委托寄送。 清 楊恩壽 《坦園日記》卷七:“初十日,適有便赴 粵西 ,托寄家書。”
【讬】:1.同“托”2.讬。
【寄】:1.原指托人遞送,現在專指通過郵局遞送:寄信。寄錢。包裹已經寄走了。2.付托;寄托:寄存。賦詩寄懷。寄希望于青年。3.依附別人;依附別的地方:寄食。寄居。寄人籬下。4.認的(親屬):寄父。寄母。寄兒。寄女。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