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論貴粟疏的讀音 論貴粟疏的意思

    辭典解釋論貴粟疏  lùn guì sù shù     文章名。漢代鼌錯撰,是上文帝的奏疏。時商賈富貴奢侈、兼并土地;農民則生活困苦、流離失所。故疏中倡言重農貴粟、入粟得以拜爵免罪,以求國富民立。
    • lùn
    • guì
    • shù

    “論貴粟疏”的讀音

    拼音讀音
    [lùn guì sù shù]
    漢字注音:
    ㄌㄨㄣˋ ㄍㄨㄟˋ ㄙㄨˋ ㄕㄨˋ
    簡繁字形:
    論貴粟疏
    是否常用:

    “論貴粟疏”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論貴粟疏  lùn guì sù shù  ㄌㄨㄣˋ ㄍㄨㄟˋ ㄙㄨˋ ㄕㄨˋ  

    文章名。漢代鼌錯撰,是上文帝的奏疏。時商賈富貴奢侈、兼并土地;農民則生活困苦、流離失所。故疏中倡言重農貴粟、入粟得以拜爵免罪,以求國富民立。

    網絡解釋

    “論貴粟疏”的單字解釋

    】:[lùn]1.議論;分析和說明事理。2.衡量;評定。3.編次。4.研究。5.調查。6.推知。7.問,考慮。8.定罪。9.論告;彈劾。10.謂按照某種單位或類別等。11.敘說;說。12.言論;輿論。13.主張;學說;觀點。14.相貌。15.憑藉;倚仗。16.古代的一種氣球。是游戲、運動用具。17.文體的一種。即議論文。18.泛指文章。19.佛教解釋經義、論辯法相的書籍。梵名阿毗達摩,意為“對法”。同經、律合稱“三藏”。20.吐蕃大臣的稱號。又稱論逋。例由貴族擔任。後西藏仍沿用此稱。\\v。21.姓。[lún]1.《論語》的簡稱。2.用在大數目前,表示約數。3.同“”。選擇;選拔。4.同“”。用力揮動。5.同“”。事物的條理、秩序。6.同“”。類。7.同“”。道理。
    】:1.“貴”的繁體字。2.價錢高:“昂貴”。唐?杜甫《歲晏行》:“去年米貴闕軍食,今年米賤太傷農。”3.地位崇高﹑優越:“貴族”。《聊齋志異?卷二?張誠》:“納以其貴公子,未敢仰視。”4.品質高:“高貴”﹑“華貴”。5.敬辭:“貴姓”﹑“貴國”﹑“貴寶地”。《水滸傳?第三回》:“望乞恕罪,高抬貴手。”6.注重﹑重視:“學貴有恆”﹑“人貴自立”。漢?晁錯《論貴粟疏》:“是故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7.尊顯的人或地位:“權貴”。《論語?里仁》:“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8.貴州省的簡稱。9.姓。如漢代有貴遷。
    】:谷子。去殼后叫小米。一年生草本植物。耐旱,適應性強。是中國北方主要糧食作物。
    】:1.清除阻塞使通暢;疏通:疏導。疏浚。2.事物之間距離遠;事物的部分之間空隙大(跟“密”相對):疏林。疏星。3.關系遠;不親近:疏遠。親疏。4.不熟悉;不熟練:生疏。荒疏。5.疏忽:疏于防范。6.空虛:志大才疏。7.分散;使從密變稀:疏散。仗義疏財。8.姓。9.封建時代臣下向君主分條陳述事情的文字;條陳:上疏。奏疏。10.古書的比“注”更詳細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經注疏》。

    “論貴粟疏”的相關詞語

    * 論貴粟疏的讀音是:lùn guì sù shù,論貴粟疏的意思:辭典解釋論貴粟疏  lùn guì sù shù     文章名。漢代鼌錯撰,是上文帝的奏疏。時商賈富貴奢侈、兼并土地;農民則生活困苦、流離失所。故疏中倡言重農貴粟、入粟得以拜爵免罪,以求國富民立。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