謄録的讀音 謄録的意思
謄録 téng lù 謄録(謄録) 用工楷謄清抄錄。科舉時試卷校閱前的手續之一。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始一》:“取士,至 仁宗 始有糊名考校之律。雖號至公,然尚未絕其弊。其后 袁州 人 李夷賓 上言,請別加謄録。因著為令,而后識認字畫之弊始絕。”《清史稿·選舉志三》:“士子用墨,曰墨卷。謄録用朱,曰朱卷。” 商衍鎏 《清代科舉考試述錄》第二章第三節:“ 清 代考卷未送考官校閱之前,有彌封、謄録、對讀與套分朱墨卷各項手續。”
- 謄
- 録
“謄録”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éng lù]
- 漢字注音:
- ㄊㄥˊ ㄌㄨ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謄録”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謄錄 ténglù
[copy out;transcride] 謄寫;抄錄
謄錄文稿
辭典解釋
謄錄 téng lù ㄊㄥˊ ㄌㄨˋ 謄寫抄錄。
如:「謄錄文稿」。
近義詞
謄寫,抄寫,鈔繕
網絡解釋
謄録
téng lù ㄊㄥˊ ㄌㄨˋ
謄録(謄録)
用工楷謄清抄錄。科舉時試卷校閱前的手續之一。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始一》:“取士,至 仁宗 始有糊名考校之律。雖號至公,然尚未絕其弊。其后 袁州 人 李夷賓 上言,請別加謄録。因著為令,而后識認字畫之弊始絕。”《清史稿·選舉志三》:“士子用墨,曰墨卷。謄録用朱,曰朱卷。” 商衍鎏 《清代科舉考試述錄》第二章第三節:“ 清 代考卷未送考官校閱之前,有彌封、謄録、對讀與套分朱墨卷各項手續。”
“謄録”的單字解釋
“謄録”的相關詞語
* 謄録的讀音是:téng lù,謄録的意思:謄録 téng lù 謄録(謄録) 用工楷謄清抄錄。科舉時試卷校閱前的手續之一。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始一》:“取士,至 仁宗 始有糊名考校之律。雖號至公,然尚未絕其弊。其后 袁州 人 李夷賓 上言,請別加謄録。因著為令,而后識認字畫之弊始絕。”《清史稿·選舉志三》:“士子用墨,曰墨卷。謄録用朱,曰朱卷。” 商衍鎏 《清代科舉考試述錄》第二章第三節:“ 清 代考卷未送考官校閱之前,有彌封、謄録、對讀與套分朱墨卷各項手續。”
基本解釋
謄錄 ténglù
[copy out;transcride] 謄寫;抄錄
謄錄文稿
辭典解釋
謄錄 téng lù ㄊㄥˊ ㄌㄨˋ謄寫抄錄。
如:「謄錄文稿」。
近義詞
謄寫,抄寫,鈔繕謄録
téng lù ㄊㄥˊ ㄌㄨˋ謄録(謄録)
用工楷謄清抄錄。科舉時試卷校閱前的手續之一。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始一》:“取士,至 仁宗 始有糊名考校之律。雖號至公,然尚未絕其弊。其后 袁州 人 李夷賓 上言,請別加謄録。因著為令,而后識認字畫之弊始絕。”《清史稿·選舉志三》:“士子用墨,曰墨卷。謄録用朱,曰朱卷。” 商衍鎏 《清代科舉考試述錄》第二章第三節:“ 清 代考卷未送考官校閱之前,有彌封、謄録、對讀與套分朱墨卷各項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