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託孤寄命的讀音 託孤寄命的意思

    【解釋】《論語·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邢昺 疏:“可以托六尺之孤者,謂可委托以幼少之君也。若 周公 、 霍光 也;可以寄百里之命者,謂君在亮陰,可當國攝君之政令也。”后以“托孤寄命”指受遺命托付輔助幼君;或君主居喪時,受命攝理朝政。亦泛指付托以常之重任。《三國志·魏志·徐宣傳》:“詔曰:‘ 宣 體履至實,直內方外,歷在三朝,公亮正色,有托孤寄命之節,可謂柱石臣也。’” 唐 李德裕 《臣友論》:“ 文帝 戒太子曰:‘即有緩急, 亞夫 真可任將兵。’此皆得于氣志之間而后知,可以托孤寄命矣。” 清 魏源 《默觚上·學篇六》:“ 日? 養馬而嚴威,可以托孤寄命矣。”
    • xíng
    • mìng

    “託孤寄命”的讀音

    拼音讀音
    [xíng gū jì mìng]
    漢字注音:
    ㄊㄨㄛ ㄍㄨ ㄐㄧˋ ㄇㄧㄥˋ
    簡繁字形:
    托孤寄命
    是否常用:

    “託孤寄命”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論語.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邢昺疏﹕"可以托六尺之孤者﹐謂可委托以幼少之君也。若周公﹑霍光也﹔可以寄百里之命者﹐謂君在亮陰﹐可當國攝君之政令也。"后以"托孤寄命"指受遺命托付輔助幼君﹔或君主居喪時﹐受命攝理朝政。亦泛指付托以非常之重任。

    辭典解釋

    托孤寄命  tuō gū jì mìng  ㄊㄨㄛ ㄍㄨ ㄐㄧˋ ㄇㄧㄥˋ  

    語本《論語.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指托付照拂孤幼的君王并委以君國政令的重任。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七》:「亦是窺見他靜定凝重處,故逆知其可以托孤寄命。」
    明.李贄〈與友朋書〉:「顧托孤寄命,有君子之。」

    網絡解釋

    【解釋】《論語·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邢昺 疏:“可以托六尺之孤者,謂可委托以幼少之君也。若 周公 、 霍光 也;可以寄百里之命者,謂君在亮陰,可當國攝君之政令也。”后以“托孤寄命”指受遺命托付輔助幼君;或君主居喪時,受命攝理朝政。亦泛指付托以常之重任。《三國志·魏志·徐宣傳》:“詔曰:‘ 宣 體履至實,直內方外,歷在三朝,公亮正色,有托孤寄命之節,可謂柱石臣也。’” 唐 李德裕 《臣友論》:“ 文帝 戒太子曰:‘即有緩急, 亞夫 真可任將兵。’此皆得于氣志之間而后知,可以托孤寄命矣。” 清 魏源 《默觚上·學篇六》:“ 日? 養馬而嚴威,可以托孤寄命矣。”

    “託孤寄命”的單字解釋

    】:1.寄,暫放:託身,託售。託兒所。2.請求、幫助:請託。懇託。3.借故推諉躲避:推託。假託。4.依賴:託福。託庇。5.委任:託付。委託。
    】:1.死去父親或父母雙亡的孩子:孤兒。2.單獨:孤立。孤軍深入。3.中國古代王侯的自稱。
    】:1.原指托人遞送,現在專指通過郵局遞送:寄信。寄錢。包裹已經寄走了。2.付托;寄托:寄存。賦詩寄懷。寄希望于青年。3.依附別人;依附別的地方:寄食。寄居。寄人籬下。4.認的(親屬):寄父。寄母。寄兒。寄女。5.姓。
    】:1.動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脈。性命。相依為命。2.迷信認為生來就注定的貧富、壽數等:天命。命相(xiàng)。命運(a.迷信指生死、貧富和一切遭遇;b.喻發展變化的趨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命命”)。3.上級對下級的指示:奉命。遵命。命令。使命。4.給予(名稱等):命名。命題。命意。5.指派,使用:命官。

    “託孤寄命”的相關詞語

    * 託孤寄命的讀音是:xíng gū jì mìng,託孤寄命的意思:【解釋】《論語·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邢昺 疏:“可以托六尺之孤者,謂可委托以幼少之君也。若 周公 、 霍光 也;可以寄百里之命者,謂君在亮陰,可當國攝君之政令也。”后以“托孤寄命”指受遺命托付輔助幼君;或君主居喪時,受命攝理朝政。亦泛指付托以常之重任。《三國志·魏志·徐宣傳》:“詔曰:‘ 宣 體履至實,直內方外,歷在三朝,公亮正色,有托孤寄命之節,可謂柱石臣也。’” 唐 李德裕 《臣友論》:“ 文帝 戒太子曰:‘即有緩急, 亞夫 真可任將兵。’此皆得于氣志之間而后知,可以托孤寄命矣。” 清 魏源 《默觚上·學篇六》:“ 日? 養馬而嚴威,可以托孤寄命矣。”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