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無文的讀音 言之無文的意思
- 言
- 之
- 無
- 文
“言之無文”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言之無文”的意思
基本解釋
網絡解釋
“言之無文”的單字解釋
【言】:1.話:言語。語言。格言。諾言。發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說:言之有理。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3.漢語的一個字叫一言:五言詩。萬言書。全書近二十萬言。4.姓。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無】:[wú]1.沒有(跟“有”相對):從無到有。無產階級。有則改之,無則加勉。2.不:無論。無須。3.不論:事無大小,都有人負責。4.同“毋”。5.姓。[mó]見【南無】。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言之無文”的相關詞語
“言之無文”造句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言:言辭。文:文采。行:流傳,流行。文章沒有文采,就不能流傳很遠。
文章是語言文字的藝術,“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耿奔平日喜好閱讀,明白言之無文行之不遠的道理,知道在深山大澤往往有不可思議的東西,如果要出世一定難掩其寶氣華彩。
三曰“雅”——嚴復以孔子的“言之無文,行之不遠”來解釋這個“雅”字,也即我們通常說的“文采”。
言之無文,行之不遠,意思是說,話沒有文采,就傳播不遠。
’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言之無文,行之不遠,看來網絡的力量就是強大。
所謂“言之無文、行之不遠”,就是要有文化底蘊,才會寫得出動人好看甚至流芳百世的作品。
“言之無文,行之不遠”,實為至理名言。
'言之無文’,結果必然是'行之不遠’”。
* 言之無文的讀音是:,言之無文的意思:
【言】:1.話:言語。語言。格言。諾言。發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說:言之有理。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3.漢語的一個字叫一言:五言詩。萬言書。全書近二十萬言。4.姓。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無】:[wú]1.沒有(跟“有”相對):從無到有。無產階級。有則改之,無則加勉。2.不:無論。無須。3.不論:事無大小,都有人負責。4.同“毋”。5.姓。[mó]見【南無】。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言:言辭。文:文采。行:流傳,流行。文章沒有文采,就不能流傳很遠。
文章是語言文字的藝術,“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耿奔平日喜好閱讀,明白言之無文行之不遠的道理,知道在深山大澤往往有不可思議的東西,如果要出世一定難掩其寶氣華彩。
三曰“雅”——嚴復以孔子的“言之無文,行之不遠”來解釋這個“雅”字,也即我們通常說的“文采”。
言之無文,行之不遠,意思是說,話沒有文采,就傳播不遠。
’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言之無文,行之不遠,看來網絡的力量就是強大。
所謂“言之無文、行之不遠”,就是要有文化底蘊,才會寫得出動人好看甚至流芳百世的作品。
“言之無文,行之不遠”,實為至理名言。
'言之無文’,結果必然是'行之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