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者如市的讀音 觀者如市的意思
【解釋】形容觀看的人多。【出處】唐·牛僧孺《玄怪錄·尼妙寂》:“元和初,泗州普光王寺有梵氏戒壇,人之為僧者必由之。四方輻輳,僧尼繁會,觀者如市焉。”【示例】羅方遠,江夏人也。刺史春致設,~。 ◎《云笈七簽》卷一一三引前蜀·杜光庭《神仙感遇傳·羅方遠》
- 觀
- 者
- 如
- 市
“觀者如市”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uān zhě rú shì]
- 漢字注音:
- ㄍㄨㄢ ㄓㄜˇ ㄖㄨˊ ㄕˋ
- 簡繁字形:
- 觀者如市
- 是否常用:
- 否
“觀者如市”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形容觀看的人多。 辭典解釋
觀者如市 guān zhě rú shì ㄍㄨㄢ ㄓㄜˇ ㄖㄨˊ ㄕˋ 市,集中交易、買賣的場所。觀者如市形容觀看的人很多,像在市集里一樣。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一一三.羅方遠》:「羅方遠,江夏人也,刺史春致設,觀者如市。」
網絡解釋
【解釋】形容觀看的人多。
【出處】唐·牛僧孺《玄怪錄·尼妙寂》:“元和初,泗州普光王寺有梵氏戒壇,人之為僧者必由之。四方輻輳,僧尼繁會,觀者如市焉。”
【示例】羅方遠,江夏人也。刺史春致設,~。 ◎《云笈七簽》卷一一三引前蜀·杜光庭《神仙感遇傳·羅方遠》
“觀者如市”的單字解釋
【觀】:[guān]1.觀看;觀覽。2.觀察;察看。3.示範;顯示。4.引申為示意。5.游覽。6.玩賞。7.多。8.鑒戒;借鑒。9.引申為效法。10.容飾;形態。11.景象。12.對事物的認識或看法。13.同“勸”。14.同“涫”。沸滾。15.占卜。16.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坤下巽上。[guàn]1.古代宮門外的雙闕。2.樓臺。3.京觀。4.道教的廟宇。5.古國名。6.姓。
【者】:1.用在形容詞、動詞或形容詞性詞組、動詞性詞組后面,表示有此屬性或做此動作的人或事物:強者。老者。作者。讀者。勝利者。未渡者。賣柑者。符合標準者。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義后面,表示從事某項工作或信仰某個主義的人:文藝工作者。共產主義者。3.用在“二、三”等數詞和“前、后”等方位詞后面,指上文所說的事物:前者。后者。二者必居其一。兩者缺一不可。4.用在詞、詞組、分句后面表示停頓:風者,空氣流動而成。5.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語氣(多見于早期白話):路上小心在意者!6.姓。7.指示代詞。義同“這”(多見于早期白話):者番。者邊。
【如】:1.適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數。2.如同:愛廠如家。十年如一日。如臨大敵。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聞不如一見。與其那樣,不如這樣。4.用于比較,表示超過:光景一年強如一年。5.表示舉例:唐朝有很多大詩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廁。7.姓。8.如果:如不及早準備,恐臨時措手不及。9.古漢語形容詞后綴,表示狀態: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市】:1.做買賣的地方:開市。上市。2.城市:市區。市容。3.行政區劃單位。在中國有中央直轄市、省(或自治區)轄市等。4.屬于市制的(度量衡單位):市尺。5.買:市賤鬻貴。
“觀者如市”的相關詞語
* 觀者如市的讀音是:guān zhě rú shì,觀者如市的意思:【解釋】形容觀看的人多。【出處】唐·牛僧孺《玄怪錄·尼妙寂》:“元和初,泗州普光王寺有梵氏戒壇,人之為僧者必由之。四方輻輳,僧尼繁會,觀者如市焉。”【示例】羅方遠,江夏人也。刺史春致設,~。 ◎《云笈七簽》卷一一三引前蜀·杜光庭《神仙感遇傳·羅方遠》
基本解釋
形容觀看的人多。辭典解釋
觀者如市 guān zhě rú shì ㄍㄨㄢ ㄓㄜˇ ㄖㄨˊ ㄕˋ市,集中交易、買賣的場所。觀者如市形容觀看的人很多,像在市集里一樣。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一一三.羅方遠》:「羅方遠,江夏人也,刺史春致設,觀者如市。」
【解釋】形容觀看的人多。
【出處】唐·牛僧孺《玄怪錄·尼妙寂》:“元和初,泗州普光王寺有梵氏戒壇,人之為僧者必由之。四方輻輳,僧尼繁會,觀者如市焉。”
【示例】羅方遠,江夏人也。刺史春致設,~。 ◎《云笈七簽》卷一一三引前蜀·杜光庭《神仙感遇傳·羅方遠》
【觀】:[guān]1.觀看;觀覽。2.觀察;察看。3.示範;顯示。4.引申為示意。5.游覽。6.玩賞。7.多。8.鑒戒;借鑒。9.引申為效法。10.容飾;形態。11.景象。12.對事物的認識或看法。13.同“勸”。14.同“涫”。沸滾。15.占卜。16.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坤下巽上。[guàn]1.古代宮門外的雙闕。2.樓臺。3.京觀。4.道教的廟宇。5.古國名。6.姓。
【者】:1.用在形容詞、動詞或形容詞性詞組、動詞性詞組后面,表示有此屬性或做此動作的人或事物:強者。老者。作者。讀者。勝利者。未渡者。賣柑者。符合標準者。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義后面,表示從事某項工作或信仰某個主義的人:文藝工作者。共產主義者。3.用在“二、三”等數詞和“前、后”等方位詞后面,指上文所說的事物:前者。后者。二者必居其一。兩者缺一不可。4.用在詞、詞組、分句后面表示停頓:風者,空氣流動而成。5.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語氣(多見于早期白話):路上小心在意者!6.姓。7.指示代詞。義同“這”(多見于早期白話):者番。者邊。
【如】:1.適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數。2.如同:愛廠如家。十年如一日。如臨大敵。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聞不如一見。與其那樣,不如這樣。4.用于比較,表示超過:光景一年強如一年。5.表示舉例:唐朝有很多大詩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廁。7.姓。8.如果:如不及早準備,恐臨時措手不及。9.古漢語形容詞后綴,表示狀態: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市】:1.做買賣的地方:開市。上市。2.城市:市區。市容。3.行政區劃單位。在中國有中央直轄市、省(或自治區)轄市等。4.屬于市制的(度量衡單位):市尺。5.買:市賤鬻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