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鮓的讀音 裹鮓的意思
1.經過腌制并用荷葉包裹而成的便于貯藏的魚食品。 2.晉王羲之《裹鲊帖》的省稱。
- 裹
- 鮓
“裹鮓”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uǒ zhǎ]
- 漢字注音:
- ㄍㄨㄛˇ ㄓㄚˇ
- 簡繁字形:
- 裹鲊
- 是否常用:
- 否
“裹鮓”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經過腌制并用荷葉包裹而成的便于貯藏的魚食品。 2.晉王羲之《裹鲊帖》的省稱。
網絡解釋
“裹鮓”的單字解釋
【裹】:1.(用紙、布或其他片狀物)纏繞;包扎:包裹。裹腿。用繃帶把傷口裹好。2.為了不正當的目的把人或物夾雜在別的人或物里面:土匪逃跑時裹走了村子里的幾個人。3.吸(奶):小孩兒一生下來就會裹奶。4.姓。
【鮓】:[zhǎ]1.一種用鹽和紅麴醃的魚:“江南人好作盤遊飯,鮓脯膾炙,無有不埋在飯中”。2.用米粉、麵粉等加鹽和其他作料拌制的切碎的菜,可以貯存:茄子鮓。扁豆鮓。[zhà]海蜇,水母的一種。
“裹鮓”的相關詞語
* 裹鮓的讀音是:guǒ zhǎ,裹鮓的意思: 1.經過腌制并用荷葉包裹而成的便于貯藏的魚食品。 2.晉王羲之《裹鲊帖》的省稱。
基本解釋
1.經過腌制并用荷葉包裹而成的便于貯藏的魚食品。 2.晉王羲之《裹鲊帖》的省稱。【裹】:1.(用紙、布或其他片狀物)纏繞;包扎:包裹。裹腿。用繃帶把傷口裹好。2.為了不正當的目的把人或物夾雜在別的人或物里面:土匪逃跑時裹走了村子里的幾個人。3.吸(奶):小孩兒一生下來就會裹奶。4.姓。
【鮓】:[zhǎ]1.一種用鹽和紅麴醃的魚:“江南人好作盤遊飯,鮓脯膾炙,無有不埋在飯中”。2.用米粉、麵粉等加鹽和其他作料拌制的切碎的菜,可以貯存:茄子鮓。扁豆鮓。[zhà]海蜇,水母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