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的讀音 螳螂的意思
螳螂 (螳螂目昆蟲)學名螳螂,亦稱刀螂,無脊椎動物,屬肉食性昆蟲。在古希臘,人們將螳螂視為先知,因螳螂前臂舉起的樣子像祈禱的少女,所以又稱禱告蟲。 除極地外,廣布世界各地,尤以熱帶地區種類最為豐富。世界已知2000多種左右。中國已知約147種。包括中華大刀螳、狹翅大刀螳、廣斧螳、棕靜螳、薄翅螳螂、綠靜螳等,螳螂是農業害蟲的重要天敵。
- 螳
- 螂
“螳螂”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áng láng]
- 漢字注音:
- ㄊㄤˊ ㄌㄤ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螳螂”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螳螂 tángláng
[mantis] 螳螂屬或者有關屬(螳螂總科)的昆蟲,具有長的前胸,取食其它昆蟲,用前肢抱握好像念經但是對人類無害
辭典解釋
螳螂 táng láng ㄊㄤˊ ㄌㄤˊ 動物名。一種昆蟲。節肢動物門昆蟲綱,全身呈綠色或土黃色,體長,腹部肥大,頭三角形,前胸延長如頸,前肢作鐮形,有棘刺,便于捕獲他蟲。因捕食害蟲,有益農業,屬益蟲。
也稱為「刀螂」、「天馬」。
英語 mantis, praying mantis
德語 Fangschrecken, Gottesanbeterinnen (lat: Mantodea)? (Eig, Bio)?
法語 mante religieuse, Mantodea
網絡解釋
螳螂 (螳螂目昆蟲)
學名螳螂,亦稱刀螂,無脊椎動物,屬肉食性昆蟲。在古希臘,人們將螳螂視為先知,因螳螂前臂舉起的樣子像祈禱的少女,所以又稱禱告蟲。
除極地外,廣布世界各地,尤以熱帶地區種類最為豐富。世界已知2000多種左右。中國已知約147種。包括中華大刀螳、狹翅大刀螳、廣斧螳、棕靜螳、薄翅螳螂、綠靜螳等,螳螂是農業害蟲的重要天敵。
“螳螂”的單字解釋
“螳螂”的相關詞語
“螳螂”造句
2) 螳螂一見到蝗蟲,兩翅就斜斜地伸向兩側,尾端劇烈地上下搖動,發出呼呼地響聲,兩對后足把整個身體高高撐起,全身幾乎直立起來。
3) 螳螂是肚大腰圓、行動緩慢的昆蟲。它的一對前足,猶如刀斧手高舉的大刀,所以有些地區也稱它為“刀螂”。
4) 來到“戰場”,我看到了一群螞蟻在向一只龐大的螳螂進攻。我震驚了,心想弱小的螞蟻怎能敵得過螳螂,不忍心看下去這場原本就知道結果的斗爭,打算離開卻被螞蟻的堅持不懈對螳螂發起進攻所吸引,想知道這場斗爭的結果。
5)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6) 螳螂之怒臂以當車軼,則必不勝任矣。
7) 山中無鳥獸,螳螂自稱王。民諺
8) 螳螂是個捕殺害蟲的能手。
9)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的故事,我們應該牢記在心。
10) 一條小魚吞下了小蝦,卻不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一只翠鳥正向它沖下來。
12) 你們不可以打邊區。"鷸蚌相持,漁人得利","螳螂捕蟬",這兩個故事,是有道理的。
* 螳螂的讀音是:táng láng,螳螂的意思:螳螂 (螳螂目昆蟲)學名螳螂,亦稱刀螂,無脊椎動物,屬肉食性昆蟲。在古希臘,人們將螳螂視為先知,因螳螂前臂舉起的樣子像祈禱的少女,所以又稱禱告蟲。 除極地外,廣布世界各地,尤以熱帶地區種類最為豐富。世界已知2000多種左右。中國已知約147種。包括中華大刀螳、狹翅大刀螳、廣斧螳、棕靜螳、薄翅螳螂、綠靜螳等,螳螂是農業害蟲的重要天敵。
基本解釋
螳螂 tángláng
[mantis] 螳螂屬或者有關屬(螳螂總科)的昆蟲,具有長的前胸,取食其它昆蟲,用前肢抱握好像念經但是對人類無害
辭典解釋
螳螂 táng láng ㄊㄤˊ ㄌㄤˊ動物名。一種昆蟲。節肢動物門昆蟲綱,全身呈綠色或土黃色,體長,腹部肥大,頭三角形,前胸延長如頸,前肢作鐮形,有棘刺,便于捕獲他蟲。因捕食害蟲,有益農業,屬益蟲。
也稱為「刀螂」、「天馬」。
英語 mantis, praying mantis
德語 Fangschrecken, Gottesanbeterinnen (lat: Mantodea)? (Eig, Bio)?
法語 mante religieuse, Mantodea
螳螂 (螳螂目昆蟲)
學名螳螂,亦稱刀螂,無脊椎動物,屬肉食性昆蟲。在古希臘,人們將螳螂視為先知,因螳螂前臂舉起的樣子像祈禱的少女,所以又稱禱告蟲。除極地外,廣布世界各地,尤以熱帶地區種類最為豐富。世界已知2000多種左右。中國已知約147種。包括中華大刀螳、狹翅大刀螳、廣斧螳、棕靜螳、薄翅螳螂、綠靜螳等,螳螂是農業害蟲的重要天敵。

2) 螳螂一見到蝗蟲,兩翅就斜斜地伸向兩側,尾端劇烈地上下搖動,發出呼呼地響聲,兩對后足把整個身體高高撐起,全身幾乎直立起來。
3) 螳螂是肚大腰圓、行動緩慢的昆蟲。它的一對前足,猶如刀斧手高舉的大刀,所以有些地區也稱它為“刀螂”。
4) 來到“戰場”,我看到了一群螞蟻在向一只龐大的螳螂進攻。我震驚了,心想弱小的螞蟻怎能敵得過螳螂,不忍心看下去這場原本就知道結果的斗爭,打算離開卻被螞蟻的堅持不懈對螳螂發起進攻所吸引,想知道這場斗爭的結果。
5)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6) 螳螂之怒臂以當車軼,則必不勝任矣。
7) 山中無鳥獸,螳螂自稱王。民諺
8) 螳螂是個捕殺害蟲的能手。
9)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的故事,我們應該牢記在心。
10) 一條小魚吞下了小蝦,卻不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一只翠鳥正向它沖下來。
12) 你們不可以打邊區。"鷸蚌相持,漁人得利","螳螂捕蟬",這兩個故事,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