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豹駒有食牛之氣的讀音 虎豹駒有食牛之氣的意思
辭典解釋虎豹駒有食牛之氣 hǔ bào jū yǒu shí niú zhī qì 虎豹之子雖然幼小,卻有吃掉牛的氣概。比喻少年英才。 《太平御覽.卷八九一.獸部.虎上》:「尸子曰:『虎豹之駒,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氣。』」
- 虎
- 豹
- 駒
- 有
- 食
- 牛
- 之
- 氣
“虎豹駒有食牛之氣”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ǔ bào jū yǒu shí niú zhī qì]
- 漢字注音:
- ㄏㄨˇ ㄅㄠˋ ㄐㄩ ㄧㄡˇ ㄕˊ ㄋㄧㄡˊ ㄓ ㄑㄧˋ
- 簡繁字形:
- 虎豹駒有食牛之氣
- 是否常用:
- 否
“虎豹駒有食牛之氣”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虎豹駒有食牛之氣 hǔ bào jū yǒu shí niú zhī qì ㄏㄨˇ ㄅㄠˋ ㄐㄩ ㄧㄡˇ ㄕˊ ㄋㄧㄡˊ ㄓ ㄑㄧˋ 虎豹之子雖然幼小,卻有吃掉牛的氣概。比喻少年英才。
《太平御覽.卷八九一.獸部.虎上》:「尸子曰:『虎豹之駒,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氣。』」
網絡解釋
“虎豹駒有食牛之氣”的單字解釋
【虎】:1.哺乳動物,頭大而圓,毛黃色,有黑色橫紋。聽覺和嗅覺都很敏銳,性兇猛,力氣大,善游泳,不善爬樹,夜里出來捕食鳥獸。通稱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將。虎虎有生氣。3.露出兇相:虎起臉。4.姓。5.同“唬”。
【豹】:1.哺乳動物,像虎而較小,身上有很多斑點或花紋。性兇猛,能上樹,捕食其他獸類,傷害人畜。常見的有金錢豹、云豹、雪豹、獵豹等。通稱豹子。2.(Bào)姓。
【駒】:同“駒”。
【有】:[yǒu]1.存在:有關。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備無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屬:他有一本書。3.表示發生、出現:有病。情況有變化。4.表示估量或比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學問。6.用在某些動詞前面表示客氣:有勞。有請。7.無定指,與“某”相近:有一天。8.詞綴,用在某些朝代名稱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數之外再加零數。
【食】:[shí]1.吃。特指吃飯:食肉。廢寢忘食。2.吃的東西:面食。小雞覓食。豐衣足食。3.供食用或調味用的:食糖。食鹽。4.人所見到的日、月虧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現象:日食。月食。[sì]拿東西給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酈食其(jī)(漢朝人)。
【牛】:1.哺乳動物。草食,反芻。家牛有黃牛、水牛和牦牛等。黃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牛可作高山峻嶺間的馱運役畜。中國黃牛有秦川牛、南陽牛、魯西黃牛、延邊黃牛等;水牛有溫州水牛、濱湖水牛等良種。云南產的一種野牛是中國國家重點保護動物。2.比喻固執、倔強,也比喻威風、神氣:牛脾氣。牛哄哄。他的樣子可真牛。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牛頓的簡稱。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氣】:同“氣”。
“虎豹駒有食牛之氣”的相關詞語
* 虎豹駒有食牛之氣的讀音是:hǔ bào jū yǒu shí niú zhī qì,虎豹駒有食牛之氣的意思:辭典解釋虎豹駒有食牛之氣 hǔ bào jū yǒu shí niú zhī qì 虎豹之子雖然幼小,卻有吃掉牛的氣概。比喻少年英才。 《太平御覽.卷八九一.獸部.虎上》:「尸子曰:『虎豹之駒,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氣。』」
辭典解釋
虎豹駒有食牛之氣 hǔ bào jū yǒu shí niú zhī qì ㄏㄨˇ ㄅㄠˋ ㄐㄩ ㄧㄡˇ ㄕˊ ㄋㄧㄡˊ ㄓ ㄑㄧˋ虎豹之子雖然幼小,卻有吃掉牛的氣概。比喻少年英才。
《太平御覽.卷八九一.獸部.虎上》:「尸子曰:『虎豹之駒,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氣。』」
【虎】:1.哺乳動物,頭大而圓,毛黃色,有黑色橫紋。聽覺和嗅覺都很敏銳,性兇猛,力氣大,善游泳,不善爬樹,夜里出來捕食鳥獸。通稱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將。虎虎有生氣。3.露出兇相:虎起臉。4.姓。5.同“唬”。
【豹】:1.哺乳動物,像虎而較小,身上有很多斑點或花紋。性兇猛,能上樹,捕食其他獸類,傷害人畜。常見的有金錢豹、云豹、雪豹、獵豹等。通稱豹子。2.(Bào)姓。
【駒】:同“駒”。
【有】:[yǒu]1.存在:有關。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備無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屬:他有一本書。3.表示發生、出現:有病。情況有變化。4.表示估量或比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學問。6.用在某些動詞前面表示客氣:有勞。有請。7.無定指,與“某”相近:有一天。8.詞綴,用在某些朝代名稱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數之外再加零數。
【食】:[shí]1.吃。特指吃飯:食肉。廢寢忘食。2.吃的東西:面食。小雞覓食。豐衣足食。3.供食用或調味用的:食糖。食鹽。4.人所見到的日、月虧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現象:日食。月食。[sì]拿東西給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酈食其(jī)(漢朝人)。
【牛】:1.哺乳動物。草食,反芻。家牛有黃牛、水牛和牦牛等。黃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牛可作高山峻嶺間的馱運役畜。中國黃牛有秦川牛、南陽牛、魯西黃牛、延邊黃牛等;水牛有溫州水牛、濱湖水牛等良種。云南產的一種野牛是中國國家重點保護動物。2.比喻固執、倔強,也比喻威風、神氣:牛脾氣。牛哄哄。他的樣子可真牛。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牛頓的簡稱。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氣】: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