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兒赤的讀音 虎兒赤的意思
虎兒赤 虎兒赤,元代蒙古官名。又譯“浩爾齊”。《元史語解》釋為“吹口琴人”。《元史·兵志二》:“奏樂者,曰虎兒赤”,即元代宮廷中的奏樂者及執掌該事的官員,為“怯薛”(護衛軍、禁衛軍)執事之一。
- 虎
- 兒
- 赤
“虎兒赤”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ǔ ér chì]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虎兒赤
- 是否常用:
- 否
“虎兒赤”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蒙語譯詞。奏樂的人。
網絡解釋
虎兒赤
虎兒赤,元代蒙古官名。又譯“浩爾齊”。《元史語解》釋為“吹口琴人”。《元史·兵志二》:“奏樂者,曰虎兒赤”,即元代宮廷中的奏樂者及執掌該事的官員,為“怯薛”(護衛軍、禁衛軍)執事之一。
“虎兒赤”的單字解釋
【虎】:1.哺乳動物,頭大而圓,毛黃色,有黑色橫紋。聽覺和嗅覺都很敏銳,性兇猛,力氣大,善游泳,不善爬樹,夜里出來捕食鳥獸。通稱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將。虎虎有生氣。3.露出兇相:虎起臉。4.姓。5.同“唬”。
【兒】:1.雄性的:兒馬。兒狗。2.后綴(注音作r)。3.名詞后綴,主要有下面幾種作用。a)表示小:盆兒、棍兒、窟窿兒、小車兒。b)表示詞性變化:吃兒、蓋兒、卷(juǎn)兒(動詞名詞化);亮兒、尖兒、零碎兒(形容詞名詞化)。c)表示具體事物抽象化:門兒、根兒、油水兒。d)區別不同事物:白面—白面兒(海洛因),老家—老家兒(父母和家中其他長輩)。4.少數動詞的后綴:玩兒。火兒。參看〖兒化〗。“兒”
【赤】:1.比朱紅稍淺的顏色。2.泛指紅色:赤小豆。面紅耳赤。3.象征革命,表示用鮮血爭取自由:赤衛隊。4.忠誠:赤膽。赤誠。5.光著;露著(身體):赤腳。赤膊。6.空:赤手空拳。7.指赤金:金無足赤。8.姓。
“虎兒赤”的相關詞語
* 虎兒赤的讀音是:hǔ ér chì,虎兒赤的意思:虎兒赤 虎兒赤,元代蒙古官名。又譯“浩爾齊”。《元史語解》釋為“吹口琴人”。《元史·兵志二》:“奏樂者,曰虎兒赤”,即元代宮廷中的奏樂者及執掌該事的官員,為“怯薛”(護衛軍、禁衛軍)執事之一。
基本解釋
蒙語譯詞。奏樂的人。虎兒赤
虎兒赤,元代蒙古官名。又譯“浩爾齊”。《元史語解》釋為“吹口琴人”。《元史·兵志二》:“奏樂者,曰虎兒赤”,即元代宮廷中的奏樂者及執掌該事的官員,為“怯薛”(護衛軍、禁衛軍)執事之一。【虎】:1.哺乳動物,頭大而圓,毛黃色,有黑色橫紋。聽覺和嗅覺都很敏銳,性兇猛,力氣大,善游泳,不善爬樹,夜里出來捕食鳥獸。通稱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將。虎虎有生氣。3.露出兇相:虎起臉。4.姓。5.同“唬”。
【兒】:1.雄性的:兒馬。兒狗。2.后綴(注音作r)。3.名詞后綴,主要有下面幾種作用。a)表示小:盆兒、棍兒、窟窿兒、小車兒。b)表示詞性變化:吃兒、蓋兒、卷(juǎn)兒(動詞名詞化);亮兒、尖兒、零碎兒(形容詞名詞化)。c)表示具體事物抽象化:門兒、根兒、油水兒。d)區別不同事物:白面—白面兒(海洛因),老家—老家兒(父母和家中其他長輩)。4.少數動詞的后綴:玩兒。火兒。參看〖兒化〗。“兒”
【赤】:1.比朱紅稍淺的顏色。2.泛指紅色:赤小豆。面紅耳赤。3.象征革命,表示用鮮血爭取自由:赤衛隊。4.忠誠:赤膽。赤誠。5.光著;露著(身體):赤腳。赤膊。6.空:赤手空拳。7.指赤金:金無足赤。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