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狐筆的讀音 董狐筆的意思
董狐筆 董狐筆春秋時期,群雄爭霸。晉國的國君晉靈公剛即位,由于年齡太小,不能料理朝政,于是讓趙盾、士會和荀林父三人輔佐。
- 董
- 狐
- 筆
“董狐筆”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ǒng hú bǐ]
- 漢字注音:
- ㄉㄨㄙˇ ㄏㄨˊ ㄅㄧˇ
- 簡繁字形:
- 董狐筆
- 是否常用:
- 否
“董狐筆”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指春秋時晉國史官董狐在史策上直書晉卿趙盾弒其君的事。后用以稱直筆記事﹑無所忌諱的筆法為"董狐筆"。 辭典解釋
董狐筆 dǒng hú bǐ ㄉㄨㄥˇ ㄏㄨˊ ㄅㄧˇ 春秋時晉國的史官董狐,不畏強權,直筆記載史事,孔子譽為「古之良史」。見《左傳.宣公二年》。后世因稱直筆記事,無所畏懼為「董狐筆」。
宋.文天祥〈正氣歌〉:「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
網絡解釋
董狐筆
董狐筆春秋時期,群雄爭霸。晉國的國君晉靈公剛即位,由于年齡太小,不能料理朝政,于是讓趙盾、士會和荀林父三人輔佐。
“董狐筆”的單字解釋
【董】:1.監督管理:董督。董事。2.董事:商董。校董。
【狐】:1.哺乳動物,外形略像狼,面部較長,耳朵三角形,尾巴長,毛通常赤黃色。性狡猾多疑,晝伏夜出,吃野鼠、鳥類、家禽等。常見的有赤狐和沙狐。通稱狐貍。2.(Hú)姓。
【筆】:1.寫字畫圖的用具:毛筆。鉛筆。鋼筆。粉筆。一支筆。一管筆。2.(寫字、畫畫、作文的)筆法:伏筆。工筆。敗筆。曲筆。3.用筆寫出:代筆。直筆。親筆。4.手跡:遺筆。絕筆。5.筆畫:筆順。筆形。6.a)用于款項或跟款項有關的:一筆錢。三筆賬。五筆生意。b)用于字的筆畫:“大”字有三筆。c)用于書畫藝術:寫一筆好字。他能畫幾筆山水畫。7.姓。
“董狐筆”的相關成語
“董狐筆”的相關詞語
* 董狐筆的讀音是:dǒng hú bǐ,董狐筆的意思:董狐筆 董狐筆春秋時期,群雄爭霸。晉國的國君晉靈公剛即位,由于年齡太小,不能料理朝政,于是讓趙盾、士會和荀林父三人輔佐。
基本解釋
指春秋時晉國史官董狐在史策上直書晉卿趙盾弒其君的事。后用以稱直筆記事﹑無所忌諱的筆法為"董狐筆"。辭典解釋
董狐筆 dǒng hú bǐ ㄉㄨㄥˇ ㄏㄨˊ ㄅㄧˇ春秋時晉國的史官董狐,不畏強權,直筆記載史事,孔子譽為「古之良史」。見《左傳.宣公二年》。后世因稱直筆記事,無所畏懼為「董狐筆」。
宋.文天祥〈正氣歌〉:「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
董狐筆
董狐筆春秋時期,群雄爭霸。晉國的國君晉靈公剛即位,由于年齡太小,不能料理朝政,于是讓趙盾、士會和荀林父三人輔佐。【董】:1.監督管理:董督。董事。2.董事:商董。校董。
【狐】:1.哺乳動物,外形略像狼,面部較長,耳朵三角形,尾巴長,毛通常赤黃色。性狡猾多疑,晝伏夜出,吃野鼠、鳥類、家禽等。常見的有赤狐和沙狐。通稱狐貍。2.(Hú)姓。
【筆】:1.寫字畫圖的用具:毛筆。鉛筆。鋼筆。粉筆。一支筆。一管筆。2.(寫字、畫畫、作文的)筆法:伏筆。工筆。敗筆。曲筆。3.用筆寫出:代筆。直筆。親筆。4.手跡:遺筆。絕筆。5.筆畫:筆順。筆形。6.a)用于款項或跟款項有關的:一筆錢。三筆賬。五筆生意。b)用于字的筆畫:“大”字有三筆。c)用于書畫藝術:寫一筆好字。他能畫幾筆山水畫。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