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萬馬齊喑的讀音 萬馬齊喑的意思

    【解釋】喑:啞。所有的馬都沉寂無聲。舊時形容人民不敢講話。現也比喻沉悶的政治局面。【出處】宋·蘇軾《三馬圖贊》序:“時西域貢馬……振鬣長鳴,萬馬皆瘖。”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九州風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示例】他的發言把會場上~的沉悶空氣打破了。【近義詞】萬籟俱寂、死氣沉沉【反義詞】萬馬奔騰、龍騰虎躍【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wàn
    • yīn

    “萬馬齊喑”的讀音

    拼音讀音
    [wàn mǎ qí yīn]
    漢字注音:
    ㄨㄢˋ ㄇㄚˇ ㄑㄧˊ ㄧㄣ
    簡繁字形:
    萬馬齊喑
    是否常用:

    “萬馬齊喑”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萬馬齊喑 wànmǎ-qíyīn

    [ten thousand horses standing mute] 所有的馬都不出聲音,比喻沉悶壓抑的政治局面

    網絡解釋

    【解釋】喑:啞。所有的馬都沉寂無聲。舊時形容人民不敢講話。現也比喻沉悶的政治局面。

    【出處】宋·蘇軾《三馬圖贊》序:“時西域貢馬……振鬣長鳴,萬馬皆瘖。”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九州風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示例】他的發言把會場上~的沉悶空氣打破了。

    【近義詞】萬籟俱寂、死氣沉沉

    【反義詞】萬馬奔騰、龍騰虎躍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萬馬齊喑

    “萬馬齊喑”的單字解釋

    】:1.數目字。千的十倍。《玉篇?禸部》:“萬,十千也。”《孟子?梁惠王上》:“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唐?白居易?《寄元九詩》:“三寄衣食資,數盈二十萬。”2.眾多的:“排除萬難”。《易經?謙卦》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荀子?富國:“古有萬國,今有十數焉。”3.極﹑非常﹑絕對:“萬不得已”﹑“萬萬不可”。《漢書?卷三十四?黥布傳》:“我之取天下可以萬全。”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無辭以白其大人,且萬無母子俱往理。”
    】:同“”。
    】:[qí]1.整齊;平齊。2.引申指物體平直或兩者表面相平。3.指思想或行動一致;同心協力。4.正;正常。5.相同;一樣。6.猶如;好像。7.齊備;齊全。8.一齊;都。9.召集;集合。10.陳列;並排。11.謂布列。12.平等;平均。13.平靜;寧息。14.謂同某一線或點取齊。指高低一樣。15.告誡;戒飭。16.整治;整理。17.傳說中的古樂曲。18.古國名。公元前11世紀周分封的諸侯國。19.古地名。今山東省·泰山以北黃河流域和膠東半島地區,為戰國時齊地,漢以後仍沿稱為齊。20.朝代名。21.唐末起義軍領袖黃巢所建的政權。22.同“”。肚臍。23.同“”。24.同“”。當中;中央。25.同“”。適中。[zhāi]1.莊重;嚴肅恭敬。2.古人在祭祀或其他典禮前整潔身心,以示莊敬。3.古人祭祀或典禮所居的宮室,所用的器物。參見“齊宮”、“齊服”、“齊牛”。
    】:1.嗓子啞,不能出聲;失音:喑啞。2.緘默,不做聲:萬馬齊喑。

    “萬馬齊喑”的相關詞語

    * 萬馬齊喑的讀音是:wàn mǎ qí yīn,萬馬齊喑的意思:【解釋】喑:啞。所有的馬都沉寂無聲。舊時形容人民不敢講話。現也比喻沉悶的政治局面。【出處】宋·蘇軾《三馬圖贊》序:“時西域貢馬……振鬣長鳴,萬馬皆瘖。”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九州風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示例】他的發言把會場上~的沉悶空氣打破了。【近義詞】萬籟俱寂、死氣沉沉【反義詞】萬馬奔騰、龍騰虎躍【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