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衣的讀音 苔衣的意思
苔衣 泛指苔蘚。 南朝 宋 謝靈運 《嶺表賦》:“蘿蔓絕攀,苔衣流滑。” 南朝 梁元帝 《和鮑常侍龍川館》:“苔衣隨溜轉,梅氣入風香。” 唐 錢起 《避暑納涼》詩:“初晴草蔓緣新筍,頻雨苔衣染舊墻。” 宋 林逋 《翠微亭》詩:“秋階響松子,雨壁上苔衣。”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十·陟厘》:“苔衣之類有五:在水曰陟釐,在石曰石濡,在瓦曰屋游,在墻曰垣衣,在地曰地衣。其蒙翠而長數寸者亦有五:在石曰烏韭,在屋曰瓦松,在墻曰土馬鬃,在山曰卷栢,在水曰藫也。”
- 苔
- 衣
“苔衣”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ái yī]
- 漢字注音:
- ㄊㄞˊ ㄧ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苔衣”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泛指苔蘚。 辭典解釋
苔衣 tái yī ㄊㄞˊ ㄧ 苔的總稱。
宋.陳師道〈家山晚立〉詩:「遶舍苔衣積,倚墻梨頰紅。」
網絡解釋
苔衣
泛指苔蘚。 南朝 宋 謝靈運 《嶺表賦》:“蘿蔓絕攀,苔衣流滑。” 南朝 梁元帝 《和鮑常侍龍川館》:“苔衣隨溜轉,梅氣入風香。” 唐 錢起 《避暑納涼》詩:“初晴草蔓緣新筍,頻雨苔衣染舊墻。” 宋 林逋 《翠微亭》詩:“秋階響松子,雨壁上苔衣。”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十·陟厘》:“苔衣之類有五:在水曰陟釐,在石曰石濡,在瓦曰屋游,在墻曰垣衣,在地曰地衣。其蒙翠而長數寸者亦有五:在石曰烏韭,在屋曰瓦松,在墻曰土馬鬃,在山曰卷栢,在水曰藫也。”
“苔衣”的單字解釋
【苔】:[tái]隱花植物的一類。根、莖、葉的區別不明顯,常貼在陰濕的地方生長。[tāi]舌苔,舌頭上面的垢膩。由衰死的上皮細胞和黏液等形成。觀察它的顏色可以幫助診斷病癥。
【衣】:[yī]1.衣服:上衣。內衣。大衣。豐衣足食。2.包在物體外面的一層東西:筍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給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苔衣”的相關詞語
* 苔衣的讀音是:tái yī,苔衣的意思:苔衣 泛指苔蘚。 南朝 宋 謝靈運 《嶺表賦》:“蘿蔓絕攀,苔衣流滑。” 南朝 梁元帝 《和鮑常侍龍川館》:“苔衣隨溜轉,梅氣入風香。” 唐 錢起 《避暑納涼》詩:“初晴草蔓緣新筍,頻雨苔衣染舊墻。” 宋 林逋 《翠微亭》詩:“秋階響松子,雨壁上苔衣。”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十·陟厘》:“苔衣之類有五:在水曰陟釐,在石曰石濡,在瓦曰屋游,在墻曰垣衣,在地曰地衣。其蒙翠而長數寸者亦有五:在石曰烏韭,在屋曰瓦松,在墻曰土馬鬃,在山曰卷栢,在水曰藫也。”
基本解釋
泛指苔蘚。辭典解釋
苔衣 tái yī ㄊㄞˊ ㄧ苔的總稱。
宋.陳師道〈家山晚立〉詩:「遶舍苔衣積,倚墻梨頰紅。」
苔衣
泛指苔蘚。 南朝 宋 謝靈運 《嶺表賦》:“蘿蔓絕攀,苔衣流滑。” 南朝 梁元帝 《和鮑常侍龍川館》:“苔衣隨溜轉,梅氣入風香。” 唐 錢起 《避暑納涼》詩:“初晴草蔓緣新筍,頻雨苔衣染舊墻。” 宋 林逋 《翠微亭》詩:“秋階響松子,雨壁上苔衣。”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十·陟厘》:“苔衣之類有五:在水曰陟釐,在石曰石濡,在瓦曰屋游,在墻曰垣衣,在地曰地衣。其蒙翠而長數寸者亦有五:在石曰烏韭,在屋曰瓦松,在墻曰土馬鬃,在山曰卷栢,在水曰藫也。”【苔】:[tái]隱花植物的一類。根、莖、葉的區別不明顯,常貼在陰濕的地方生長。[tāi]舌苔,舌頭上面的垢膩。由衰死的上皮細胞和黏液等形成。觀察它的顏色可以幫助診斷病癥。
【衣】:[yī]1.衣服:上衣。內衣。大衣。豐衣足食。2.包在物體外面的一層東西:筍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給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