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鎮的讀音 節鎮的意思
節鎮 指設置節度使的要沖大郡,亦謂節度使。嘉靖設巡撫總督為地方長官,亦稱節鎮。《宋史·職官志》:“中興諸州升改節鎮,凡十有二。是時諸將勛名,有兼兩鎮三鎮者。”《宋史·王彥超傳》:“翌日,皆罷行德(武行德)等節鎮。
- 節
- 鎮
“節鎮”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ié zhèn]
- 漢字注音:
- ㄐㄧㄝ ˊ ㄓㄣˋ
- 簡繁字形:
- 節鎮
- 是否常用:
- 否
“節鎮”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指節度使。 2.設置節度使的重鎮。 3.泛指駐有軍事統帥的要塞。
網絡解釋
節鎮
指設置節度使的要沖大郡,亦謂節度使。嘉靖設巡撫總督為地方長官,亦稱節鎮。《宋史·職官志》:“中興諸州升改節鎮,凡十有二。是時諸將勛名,有兼兩鎮三鎮者。”《宋史·王彥超傳》:“翌日,皆罷行德(武行德)等節鎮。
“節鎮”的單字解釋
【節】:[jié]1.物體段與段之間連接的地方:竹節。關節。2.段落:章節。3.量詞。表示分段的物體:兩節煙筒。4.節日;時令:國慶節。清明節。5.事項:禮節。細節。6.限制;儉省:節制。開源節流。7.刪略:節本。節錄。8.操守:節操。晚節。9.古代出使外國所持的憑證:持節。10.國際通用的航海速度單位。每小時航行1海里(約合1.852千米)稱為1節。海水流速和魚雷速度也多按節計算。[jiē]〔節骨眼兒〕〈方〉比喻緊要的、能起決定作用的環節或時機。骨(gu)。
【鎮】:1.壓;抑制:鎮紙。鎮痛。他一說話,就把大家給鎮住了。2.安定:鎮靜。鎮定。3.用武力維持安定:鎮守。坐鎮。4.鎮守的地方:軍事重鎮。5.行政區劃單位,一般由縣一級領導。6.較大的市集。7.把食物、飲料等同冰塊放在一塊兒或放在冷水里、冰箱里使涼:冰鎮汽水。把西瓜放在冷水里鎮一鎮。8.姓。9.表示整個的一段時間:鎮日(整天)。
“節鎮”的相關詞語
* 節鎮的讀音是:jié zhèn,節鎮的意思:節鎮 指設置節度使的要沖大郡,亦謂節度使。嘉靖設巡撫總督為地方長官,亦稱節鎮。《宋史·職官志》:“中興諸州升改節鎮,凡十有二。是時諸將勛名,有兼兩鎮三鎮者。”《宋史·王彥超傳》:“翌日,皆罷行德(武行德)等節鎮。
基本解釋
1.指節度使。 2.設置節度使的重鎮。 3.泛指駐有軍事統帥的要塞。節鎮
指設置節度使的要沖大郡,亦謂節度使。嘉靖設巡撫總督為地方長官,亦稱節鎮。《宋史·職官志》:“中興諸州升改節鎮,凡十有二。是時諸將勛名,有兼兩鎮三鎮者。”《宋史·王彥超傳》:“翌日,皆罷行德(武行德)等節鎮。【節】:[jié]1.物體段與段之間連接的地方:竹節。關節。2.段落:章節。3.量詞。表示分段的物體:兩節煙筒。4.節日;時令:國慶節。清明節。5.事項:禮節。細節。6.限制;儉省:節制。開源節流。7.刪略:節本。節錄。8.操守:節操。晚節。9.古代出使外國所持的憑證:持節。10.國際通用的航海速度單位。每小時航行1海里(約合1.852千米)稱為1節。海水流速和魚雷速度也多按節計算。[jiē]〔節骨眼兒〕〈方〉比喻緊要的、能起決定作用的環節或時機。骨(gu)。
【鎮】:1.壓;抑制:鎮紙。鎮痛。他一說話,就把大家給鎮住了。2.安定:鎮靜。鎮定。3.用武力維持安定:鎮守。坐鎮。4.鎮守的地方:軍事重鎮。5.行政區劃單位,一般由縣一級領導。6.較大的市集。7.把食物、飲料等同冰塊放在一塊兒或放在冷水里、冰箱里使涼:冰鎮汽水。把西瓜放在冷水里鎮一鎮。8.姓。9.表示整個的一段時間:鎮日(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