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趨的讀音 節趨的意思
節趨 節趨 拼音:jié qū 注音: 《文選·王褒》:“君者中心,臣者外體。外體作,然后知心之好惡;臣下動,然后知君之節趨。” 呂向 注:“節,止;趨,進也。” 《漢書·馮奉世傳》:“臣聞功同賞異則勞臣疑,罪鈞刑殊則百姓惑;疑生無常,惑生不知所從;亡常則節趨不立,不知所從則百姓無所錯手足。” 顏師古 注:“趨,讀曰趣。趣謂意所向。”
- 節
- 趨
“節趨”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ié qū]
- 漢字注音:
- ㄐㄧㄝ ˊ ㄑㄩ
- 簡繁字形:
- 節趨
- 是否常用:
- 否
“節趨”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進止。 2.心意的節制與趣向。
網絡解釋
節趨
節趨
拼音:jié qū
注音:ㄐㄧㄝ ˊ ㄑㄩ
《文選·王褒》:“君者中心,臣者外體。外體作,然后知心之好惡;臣下動,然后知君之節趨。” 呂向 注:“節,止;趨,進也。”
《漢書·馮奉世傳》:“臣聞功同賞異則勞臣疑,罪鈞刑殊則百姓惑;疑生無常,惑生不知所從;亡常則節趨不立,不知所從則百姓無所錯手足。” 顏師古 注:“趨,讀曰趣。趣謂意所向。”
“節趨”的單字解釋
【節】:[jié]1.物體段與段之間連接的地方:竹節。關節。2.段落:章節。3.量詞。表示分段的物體:兩節煙筒。4.節日;時令:國慶節。清明節。5.事項:禮節。細節。6.限制;儉省:節制。開源節流。7.刪略:節本。節錄。8.操守:節操。晚節。9.古代出使外國所持的憑證:持節。10.國際通用的航海速度單位。每小時航行1海里(約合1.852千米)稱為1節。海水流速和魚雷速度也多按節計算。[jiē]〔節骨眼兒〕〈方〉比喻緊要的、能起決定作用的環節或時機。骨(gu)。
【趨】:[qū]1.快走:趨走。趨進。趨前。趨奉。趨翔(快走像鳥展翅飛翔)。趨炎附勢(奔走于權貴,依附有權勢的人)。趨之若鶩(像野鴨子一樣成群地爭著去,含貶義)。2.歸向,情勢向著某方面發展:趨向。趨勢。大勢所趨。3.鵝或蛇伸頭咬人。4.追求,追逐:趨時(追求時髦)。趨利。趨光性。[cù]古同“促”,催促;急速。
“節趨”的相關詞語
* 節趨的讀音是:jié qū,節趨的意思:節趨 節趨 拼音:jié qū 注音: 《文選·王褒》:“君者中心,臣者外體。外體作,然后知心之好惡;臣下動,然后知君之節趨。” 呂向 注:“節,止;趨,進也。” 《漢書·馮奉世傳》:“臣聞功同賞異則勞臣疑,罪鈞刑殊則百姓惑;疑生無常,惑生不知所從;亡常則節趨不立,不知所從則百姓無所錯手足。” 顏師古 注:“趨,讀曰趣。趣謂意所向。”
基本解釋
1.進止。 2.心意的節制與趣向。節趨
節趨拼音:jié qū
注音:ㄐㄧㄝ ˊ ㄑㄩ
《文選·王褒》:“君者中心,臣者外體。外體作,然后知心之好惡;臣下動,然后知君之節趨。” 呂向 注:“節,止;趨,進也。”
《漢書·馮奉世傳》:“臣聞功同賞異則勞臣疑,罪鈞刑殊則百姓惑;疑生無常,惑生不知所從;亡常則節趨不立,不知所從則百姓無所錯手足。” 顏師古 注:“趨,讀曰趣。趣謂意所向。”
【節】:[jié]1.物體段與段之間連接的地方:竹節。關節。2.段落:章節。3.量詞。表示分段的物體:兩節煙筒。4.節日;時令:國慶節。清明節。5.事項:禮節。細節。6.限制;儉省:節制。開源節流。7.刪略:節本。節錄。8.操守:節操。晚節。9.古代出使外國所持的憑證:持節。10.國際通用的航海速度單位。每小時航行1海里(約合1.852千米)稱為1節。海水流速和魚雷速度也多按節計算。[jiē]〔節骨眼兒〕〈方〉比喻緊要的、能起決定作用的環節或時機。骨(gu)。
【趨】:[qū]1.快走:趨走。趨進。趨前。趨奉。趨翔(快走像鳥展翅飛翔)。趨炎附勢(奔走于權貴,依附有權勢的人)。趨之若鶩(像野鴨子一樣成群地爭著去,含貶義)。2.歸向,情勢向著某方面發展:趨向。趨勢。大勢所趨。3.鵝或蛇伸頭咬人。4.追求,追逐:趨時(追求時髦)。趨利。趨光性。[cù]古同“促”,催促;急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