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旄的讀音 節旄的意思
節旄 節旄,是漢語詞匯, 拼音:jié máo 解釋:1、旌節上所綴的牦牛尾飾物。2、指旌節。 出自《漢書·李廣蘇建傳》,
- 節
- 旄
“節旄”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ié máo]
- 漢字注音:
- ㄐㄧㄝ ˊ ㄇㄠˊ
- 簡繁字形:
- 節旄
- 是否常用:
- 是
“節旄”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節旄 jiémáo
[tail of yak no tally issued by ancient Chinese rulers as identification] 符節上裝飾的牦牛尾
節旄盡落。——《漢書·李廣蘇建傳》
辭典解釋
節旄 jié máo ㄐㄧㄝˊ ㄇㄠˊ 系于竿首的牦牛尾,為天子賜給使者的信物。
《漢書.卷五四.蘇建傳》:「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
網絡解釋
節旄
節旄,是漢語詞匯,
拼音:jié máo
解釋:1、旌節上所綴的牦牛尾飾物。2、指旌節。
出自《漢書·李廣蘇建傳》,
“節旄”的單字解釋
【節】:[jié]1.物體段與段之間連接的地方:竹節。關節。2.段落:章節。3.量詞。表示分段的物體:兩節煙筒。4.節日;時令:國慶節。清明節。5.事項:禮節。細節。6.限制;儉省:節制。開源節流。7.刪略:節本。節錄。8.操守:節操。晚節。9.古代出使外國所持的憑證:持節。10.國際通用的航海速度單位。每小時航行1海里(約合1.852千米)稱為1節。海水流速和魚雷速度也多按節計算。[jiē]〔節骨眼兒〕〈方〉比喻緊要的、能起決定作用的環節或時機。骨(gu)。
【旄】:[máo]古代用牦牛尾裝飾的旗子:“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mào]古同“耄”,年老。
“節旄”的相關詞語
“節旄”造句
武在冰天雪地中,掘草根以充饑,牧羊時手持漢節,節旄盡脫仍不釋手。
自秦州經略使,授交趾節旄,聯翩寵榮,汗漫富貴,未嘗斷絕,僅二十年。
8米的竹柄上,束有三重用牦牛尾制的節旄。
假以節旄,必自陳力,不足以逆順治之。
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
此處的“假”,意為給予;“節”是用竹與牦牛尾做成的節旄,是君主授權的特殊憑證。
蘇武在北海,雖生活屢陷困頓,甚至掘野鼠窩,吃野鼠所藏草籽,但他"仗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仍不降匈奴,被羈留長達十九年。
* 節旄的讀音是:jié máo,節旄的意思:節旄 節旄,是漢語詞匯, 拼音:jié máo 解釋:1、旌節上所綴的牦牛尾飾物。2、指旌節。 出自《漢書·李廣蘇建傳》,
基本解釋
節旄 jiémáo
[tail of yak no tally issued by ancient Chinese rulers as identification] 符節上裝飾的牦牛尾
節旄盡落。——《漢書·李廣蘇建傳》
辭典解釋
節旄 jié máo ㄐㄧㄝˊ ㄇㄠˊ系于竿首的牦牛尾,為天子賜給使者的信物。
《漢書.卷五四.蘇建傳》:「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
節旄
節旄,是漢語詞匯,拼音:jié máo
解釋:1、旌節上所綴的牦牛尾飾物。2、指旌節。
出自《漢書·李廣蘇建傳》,

【節】:[jié]1.物體段與段之間連接的地方:竹節。關節。2.段落:章節。3.量詞。表示分段的物體:兩節煙筒。4.節日;時令:國慶節。清明節。5.事項:禮節。細節。6.限制;儉省:節制。開源節流。7.刪略:節本。節錄。8.操守:節操。晚節。9.古代出使外國所持的憑證:持節。10.國際通用的航海速度單位。每小時航行1海里(約合1.852千米)稱為1節。海水流速和魚雷速度也多按節計算。[jiē]〔節骨眼兒〕〈方〉比喻緊要的、能起決定作用的環節或時機。骨(gu)。
【旄】:[máo]古代用牦牛尾裝飾的旗子:“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mào]古同“耄”,年老。
武在冰天雪地中,掘草根以充饑,牧羊時手持漢節,節旄盡脫仍不釋手。
自秦州經略使,授交趾節旄,聯翩寵榮,汗漫富貴,未嘗斷絕,僅二十年。
8米的竹柄上,束有三重用牦牛尾制的節旄。
假以節旄,必自陳力,不足以逆順治之。
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
此處的“假”,意為給予;“節”是用竹與牦牛尾做成的節旄,是君主授權的特殊憑證。
蘇武在北海,雖生活屢陷困頓,甚至掘野鼠窩,吃野鼠所藏草籽,但他"仗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仍不降匈奴,被羈留長達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