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藝文志的讀音 藝文志的意思

    藝文志 中國歷代紀傳體史書﹑政書﹑方志等,將歷代或當代有關圖書典籍,匯編成目錄,謂之“藝文志”。藝文志的編纂,對研究歷代圖書文獻,考訂學術源流,頗具參考價值。方志中編輯收錄的詩文,亦多稱“藝文志”。亦省稱“藝文”。
    • wén
    • zhì

    “藝文志”的讀音

    拼音讀音
    [yì wén zhì]
    漢字注音:
    ㄧˋ ㄨㄣˊ ㄓˋ
    簡繁字形:
    藝文志
    是否常用:

    “藝文志”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我國歷代紀傳體史書﹑政書﹑方志等,將歷代或當代有關圖書典籍,匯編成目錄,謂之"藝文志"。區分類例,始于劉歆《七略》。班固《漢書》首著《藝文志》,分六藝﹑諸子﹑詩賦﹑兵書﹑數術﹑方技六略。其后《新唐書》﹑《宋史》﹑《明史》﹑《清史稿》亦相繼編纂《藝文志》。《隋書》﹑《舊唐書》改稱《經籍志》,性質則相同。其類例自《隋志》后大都改為經﹑史﹑子﹑集四部。清代學者對后漢﹑三國﹑兩晉﹑南北朝﹑五代﹑遼﹑金﹑元各史原無藝文志者做了大量輯補工作,都另刊行世。藝文志的編纂,對研究歷代圖書文獻,考訂學術源流,頗具參考價值。方志中編輯收錄的詩文,亦多稱"藝文志"。亦省稱"藝文"。

    辭典解釋

    藝文志  yì wén zhì  ㄧˋ ㄨㄣˊ ㄓˋ  

    史書中匯錄書籍目錄的一種體例。班固《漢書》始創此例,后世史書多仿其體。
    也稱為「經籍志」。

    網絡解釋

    藝文志

    中國歷代紀傳體史書﹑政書﹑方志等,將歷代或當代有關圖書典籍,匯編成目錄,謂之“藝文志”。藝文志的編纂,對研究歷代圖書文獻,考訂學術源流,頗具參考價值。方志中編輯收錄的詩文,亦多稱“藝文志”。亦省稱“藝文”。

    “藝文志”的單字解釋

    】:1.技能;技術:工藝。手藝。園藝。藝高人膽大。2.藝術:文藝。曲藝。藝人。3.準則;限度:貪賄無藝。4.姓。
    】: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1.志向;志愿:立志。得志。志同道合。2.志氣;意志:人窮志不短。3.姓。4.稱輕重;量長短、多少:用秤志志。拿碗志一志。5.記:志喜。志哀。永志不忘。6.文字記錄:雜志。縣志。《三國志》。7.記號:標志。

    “藝文志”的相關詞語

    * 藝文志的讀音是:yì wén zhì,藝文志的意思:藝文志 中國歷代紀傳體史書﹑政書﹑方志等,將歷代或當代有關圖書典籍,匯編成目錄,謂之“藝文志”。藝文志的編纂,對研究歷代圖書文獻,考訂學術源流,頗具參考價值。方志中編輯收錄的詩文,亦多稱“藝文志”。亦省稱“藝文”。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