脩辭立誠的讀音 脩辭立誠的意思
【解釋】原指整頓文教,樹立誠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達作者的真實意圖,不可作虛飾浮文。【出處】語出《易·干》:“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孔穎達疏:“辭謂文教,誠謂誠實也。外則修理文教,內則立其誠實,內外相成,則有功業可居。”
- 脩
- 辭
- 立
- 誠
“脩辭立誠”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iū cí lì chéng]
- 漢字注音:
- ㄒㄧㄡ ㄘˊ ㄌㄧˋ ㄔㄥˊ
- 簡繁字形:
- 修辭立誠
- 是否常用:
- 否
“脩辭立誠”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謂撰文要表現作者的真實意圖,不可作虛飾浮文。語出《易.干》:"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
網絡解釋
【解釋】原指整頓文教,樹立誠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達作者的真實意圖,不可作虛飾浮文。
【出處】語出《易·干》:“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孔穎達疏:“辭謂文教,誠謂誠實也。外則修理文教,內則立其誠實,內外相成,則有功業可居。”
“脩辭立誠”的單字解釋
【脩】:1.舊時送給老師的酬金(原義為干肉,古時弟子用來送給老師做見面禮):脩金。束脩。2.同“修”。
【辭】:同“辭”。
【立】:1.站1:立正。肅立。坐立不安。2.使豎立;使物件的上端向上:立竿見影。把梯子立起來。3.直立的:立柜。立軸。立領。4.建立;樹立:立功。立志。5.制定;訂立:立法。立約。立個字據。6.指君主即位。7.指確定繼承地位;確立:立嗣。立皇太子。8.存在;生存:自立。獨立。9.立刻:立奏奇效。立候回音。10.姓。
【誠】:1.真心真意。《新唐書?卷一九二?忠義傳中?張巡傳》:“士感其誠,皆一當百。”2.真實無妄、忠實不欺:“誠摯”、“誠樸”。《管子?乘馬》:“故非誠賈,不得食于賈;非誠工,不得食于工。”3.的確、確實。《史記?卷七十八?春申君傳》:“於是黃歇乃說應侯曰:‘相國誠善楚太子乎?’”
“脩辭立誠”的相關詞語
* 脩辭立誠的讀音是:xiū cí lì chéng,脩辭立誠的意思:【解釋】原指整頓文教,樹立誠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達作者的真實意圖,不可作虛飾浮文。【出處】語出《易·干》:“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孔穎達疏:“辭謂文教,誠謂誠實也。外則修理文教,內則立其誠實,內外相成,則有功業可居。”
基本解釋
謂撰文要表現作者的真實意圖,不可作虛飾浮文。語出《易.干》:"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解釋】原指整頓文教,樹立誠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達作者的真實意圖,不可作虛飾浮文。
【出處】語出《易·干》:“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孔穎達疏:“辭謂文教,誠謂誠實也。外則修理文教,內則立其誠實,內外相成,則有功業可居。”
【脩】:1.舊時送給老師的酬金(原義為干肉,古時弟子用來送給老師做見面禮):脩金。束脩。2.同“修”。
【辭】:同“辭”。
【立】:1.站1:立正。肅立。坐立不安。2.使豎立;使物件的上端向上:立竿見影。把梯子立起來。3.直立的:立柜。立軸。立領。4.建立;樹立:立功。立志。5.制定;訂立:立法。立約。立個字據。6.指君主即位。7.指確定繼承地位;確立:立嗣。立皇太子。8.存在;生存:自立。獨立。9.立刻:立奏奇效。立候回音。10.姓。
【誠】:1.真心真意。《新唐書?卷一九二?忠義傳中?張巡傳》:“士感其誠,皆一當百。”2.真實無妄、忠實不欺:“誠摯”、“誠樸”。《管子?乘馬》:“故非誠賈,不得食于賈;非誠工,不得食于工。”3.的確、確實。《史記?卷七十八?春申君傳》:“於是黃歇乃說應侯曰:‘相國誠善楚太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