脩撰的讀音 脩撰的意思
脩撰 脩撰,出自于《資治通鑒·梁武帝天監十一年》。含義是編纂。
- 脩
- 撰
“脩撰”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iū zhuàn]
- 漢字注音:
- ㄒㄧㄡ ㄓㄨㄢˋ
- 簡繁字形:
- 修撰
- 是否常用:
- 否
“脩撰”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撰寫;編纂。 2.官名。唐代史館有修撰,掌修國史,宋有集英殿﹑右文殿等修撰。至元時,翰林院始設修撰。明清因襲之,一般于殿試揭曉后,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即授翰林院修撰。參閱《新唐書.百官志二》﹑《清文獻通考.職官七》。 辭典解釋
修撰 xiū zhuàn ㄒㄧㄡ ㄓㄨㄢˋ 職官名。唐代史館有修撰,掌修國史,宋有集英殿、右文殿等修撰,元時翰林院始置 修撰,明清因之。
編纂。
《北史.卷一○○.序傳》:「始末修撰,凡十六載。」
網絡解釋
脩撰
脩撰,出自于《資治通鑒·梁武帝天監十一年》。含義是編纂。
“脩撰”的單字解釋
“脩撰”的相關詞語
* 脩撰的讀音是:xiū zhuàn,脩撰的意思:脩撰 脩撰,出自于《資治通鑒·梁武帝天監十一年》。含義是編纂。
基本解釋
1.撰寫;編纂。 2.官名。唐代史館有修撰,掌修國史,宋有集英殿﹑右文殿等修撰。至元時,翰林院始設修撰。明清因襲之,一般于殿試揭曉后,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即授翰林院修撰。參閱《新唐書.百官志二》﹑《清文獻通考.職官七》。辭典解釋
修撰 xiū zhuàn ㄒㄧㄡ ㄓㄨㄢˋ職官名。唐代史館有修撰,掌修國史,宋有集英殿、右文殿等修撰,元時翰林院始置 修撰,明清因之。
編纂。
《北史.卷一○○.序傳》:「始末修撰,凡十六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