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躑躅的讀音 羊躑躅的意思
辭典解釋羊躑躅 yáng zhí zhú 植物名。杜鵑科杜鵑屬,有毒的落葉灌木。葉倒長卵形或披針形,有細鋸齒,具毛茸。春季開黃花,花冠鐘狀及漏斗狀。可作殺蟲劑。 也稱為「巴山虎」、「黃杜鵑」。
- 羊
- 躑
- 躅
“羊躑躅”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áng zhí zhú]
- 漢字注音:
- ㄧㄤˊ ㄓˊ ㄓㄨˊ
- 簡繁字形:
- 羊躑躅
- 是否常用:
- 否
“羊躑躅”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羊躑躅 yáng zhí zhú ㄧㄤˊ ㄓˊ ㄓㄨˊ 植物名。杜鵑科杜鵑屬,有毒的落葉灌木。葉倒長卵形或披針形,有細鋸齒,具毛茸。春季開黃花,花冠鐘狀及漏斗狀。可作殺蟲劑。
也稱為「巴山虎」、「黃杜鵑」。
網絡解釋
“羊躑躅”的單字解釋
“羊躑躅”的相關詞語
* 羊躑躅的讀音是:yáng zhí zhú,羊躑躅的意思:辭典解釋羊躑躅 yáng zhí zhú 植物名。杜鵑科杜鵑屬,有毒的落葉灌木。葉倒長卵形或披針形,有細鋸齒,具毛茸。春季開黃花,花冠鐘狀及漏斗狀。可作殺蟲劑。 也稱為「巴山虎」、「黃杜鵑」。
辭典解釋
羊躑躅 yáng zhí zhú ㄧㄤˊ ㄓˊ ㄓㄨˊ植物名。杜鵑科杜鵑屬,有毒的落葉灌木。葉倒長卵形或披針形,有細鋸齒,具毛茸。春季開黃花,花冠鐘狀及漏斗狀。可作殺蟲劑。
也稱為「巴山虎」、「黃杜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