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文的讀音 缺文的意思
缺文 quē wén 缺文 謂缺而未載的文字。 北魏 楊炫之 《洛陽伽藍記·聞義里》:“ 惠生 《行紀》事夕不盡録,今依《道榮傳》、《宋云家紀》,故并載之,以備缺文。”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動中的第一次大失敗》:“有 李白 此歌,可見 開元 、 天寶 年間已有太湖石之采貢,這正可以補足史籍的缺文。”
- 缺
- 文
“缺文”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uē wén]
- 漢字注音:
- ㄑㄩㄝ ㄨㄣ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缺文”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謂缺而未載的文字。
網絡解釋
缺文
quē wén ㄑㄩㄝ ㄨㄣˊ
缺文
謂缺而未載的文字。 北魏 楊炫之 《洛陽伽藍記·聞義里》:“ 惠生 《行紀》事夕不盡録,今依《道榮傳》、《宋云家紀》,故并載之,以備缺文。”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動中的第一次大失敗》:“有 李白 此歌,可見 開元 、 天寶 年間已有太湖石之采貢,這正可以補足史籍的缺文。”
“缺文”的單字解釋
【缺】:1.缺乏;短少:缺人。缺材料。莊稼缺肥缺水就長不好。2.殘破;殘缺:缺口。完滿無缺。這本書缺了兩頁。3.該到而未到:缺勤。缺課。缺席。4.舊時指官職的空額,也泛指一般職務的空額:出缺。肥缺。補一個缺。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缺文”的相關詞語
* 缺文的讀音是:quē wén,缺文的意思:缺文 quē wén 缺文 謂缺而未載的文字。 北魏 楊炫之 《洛陽伽藍記·聞義里》:“ 惠生 《行紀》事夕不盡録,今依《道榮傳》、《宋云家紀》,故并載之,以備缺文。”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動中的第一次大失敗》:“有 李白 此歌,可見 開元 、 天寶 年間已有太湖石之采貢,這正可以補足史籍的缺文。”
基本解釋
1.謂缺而未載的文字。缺文
quē wén ㄑㄩㄝ ㄨㄣˊ缺文
謂缺而未載的文字。 北魏 楊炫之 《洛陽伽藍記·聞義里》:“ 惠生 《行紀》事夕不盡録,今依《道榮傳》、《宋云家紀》,故并載之,以備缺文。”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動中的第一次大失敗》:“有 李白 此歌,可見 開元 、 天寶 年間已有太湖石之采貢,這正可以補足史籍的缺文。”
【缺】:1.缺乏;短少:缺人。缺材料。莊稼缺肥缺水就長不好。2.殘破;殘缺:缺口。完滿無缺。這本書缺了兩頁。3.該到而未到:缺勤。缺課。缺席。4.舊時指官職的空額,也泛指一般職務的空額:出缺。肥缺。補一個缺。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