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緘怎么讀 緘的意思

    “緘”字共有1個讀音: [jiān]  
    緘
    漢字
    讀音 [jiān]
    注音 ㄐㄧㄢ
    部首 [纟]  絞絲旁
    筆畫 總筆畫:12 部外:9
    異體字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繁體字形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7F04
    其它編碼 五筆:xdgt|xdgk 倉頡:vmihr 鄭碼:zhaj 四角:23150
    筆順編碼 551131251534
    筆順筆畫 フフ一一ノ一丨フ一フノ丶
    筆順名稱 撇折 撇折 提 橫 撇 橫 豎 橫折 橫 斜鉤 撇 點

    緘字的意思

    封閉(常用在信封上寄信人姓名后):王緘。上海劉緘。

    緘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緘)

    jiān ㄐㄧㄢˉ

    捆東西的繩索。 書信:緘素。緘扎。 封,閉:緘口。緘制(封鎖)。緘封。緘密。緘默。

    英語 seal, close; bind; letter

    德語 abschlie?en, schlie?en ,Buchstaben (S)

    法語 cacheter,sceller,fermer

    緘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緘 jiān

    〈名〉

    (1) (形聲。從糸( mì),表示與線絲有關,咸聲。本義:(捆東西的繩索))

    (2) 同本義 [rope for tieing chest or clip]

    緘,束篋也。——《説文》

    緘,索也。——《廣雅》

    則必摂緘滕。——《莊子·胠篋》。釋文:“繩也。”

    使客子解篋緘未已。——《漢書·外戚傳》。注:“束篋之繩也。”

    攝緘縢。——清·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原君》

    (3) 又如:緘縢(繩索)

    (4) 古代用以固定棺木的繩索 [rope for fasting coffin]。如:緘繩(捆束棺材的繩索。也作“咸繩”)

    (5) 信件 [letter]

    開緘見手扎,一紙十三行。——白居易《初與元九別后忽夢見之》

    (6) 又如:緘書(書信);緘愁(寫信給人,傾訴相思之苦);緘題(信函的封端)

    (7) 量詞。用于信件等裝封套之物。即封、件。如:紙書一緘

    緘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緘【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9畫

    《廣韻》古咸切《集韻》《韻會》居咸切,??音監。《說文》束篋也。《廣韻》緘封。《家語》孔子觀周廟,有金人,三緘其口。《莊子·齊物論》其厭也如緘。

    又《集韻》公陷切,減去聲。棺旁所以繫縴者。

    又與咸通。《禮·喪大記》大夫士以咸。《註》咸讀爲緘也。《釋名》棺束曰緘。緘,函也,古者棺不釘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緘【卷十三】【糸部】

    束篋也。從糸咸聲。古咸切

    說文解字注

    (緘)所?束匧也。所?二字今補。篋者、笥也。束者、縛也。束之者曰緘。引申之、齊人謂棺束曰緘。喪大記作咸。從糸。咸聲。古咸切。古音在七部。

    緘字組詞

    緘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緘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