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造的讀音 織造的意思
織造 明清于江寧、蘇州、杭州各地設專局,織造各項衣料及制帛誥敕彩繒之類,以供皇帝及宮廷祭祀頒賞之用。 明于三處各置提督織造太監一人,清改任內務府人員,稱織造。 也是紡織技術的專業術語,指將經、緯紗線在織機上相互交織成織物的工藝過程。
- 織
- 造
“織造”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ī zào]
- 漢字注音:
- ㄓ ㄗㄠˋ
- 簡繁字形:
- 織造
- 是否常用:
- 否
“織造”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織作綢﹑布﹑呢絨等之總稱。亦借指紡織工業。 2.官名。明清兩代于南京﹑杭州﹑蘇州各地設立專局,掌管織造各項絲織品,供皇室之用。明于三處各置提督織造太監一人。清沿用此制,但不用宦官,改用內務府人員,稱織造。 辭典解釋
織造 zhī zào ㄓ ㄗㄠˋ 職官名。明清時設于江寧、蘇州、杭州,掌理織造皇室各項衣料等事。
英語 to weave, to manufacture by weaving
德語 Vorsteher des Kaiserlichen Bekleidungsamtes (S)?, weben (V)?
網絡解釋
織造
明清于江寧、蘇州、杭州各地設專局,織造各項衣料及制帛誥敕彩繒之類,以供皇帝及宮廷祭祀頒賞之用。
明于三處各置提督織造太監一人,清改任內務府人員,稱織造。
也是紡織技術的專業術語,指將經、緯紗線在織機上相互交織成織物的工藝過程。
“織造”的單字解釋
【織】:[zhī]1.製作布帛之總稱。2.編織。3.搜羅。4.比喻客觀事物紛繁交錯。5.比喻思想情緒紛亂糾結。[zhì]1.用染絲織成的絲織品。2.同“幟”。旗幟;標志。
【造】:1.做;制作:創造。建造。造船。造紙。造預算。造名冊。2.假編;捏造:造謠。3.姓。4.指相對兩方面的人,法院里專用于訴訟的兩方:兩造。甲造。5.農作物的收成:早造。晚造。6.農作物收成的次數:一年三造皆豐收。7.前往;到:造訪。登峰造極。8.成就:造詣。深造。9.培養:可造之才。
“織造”的相關詞語
* 織造的讀音是:zhī zào,織造的意思:織造 明清于江寧、蘇州、杭州各地設專局,織造各項衣料及制帛誥敕彩繒之類,以供皇帝及宮廷祭祀頒賞之用。 明于三處各置提督織造太監一人,清改任內務府人員,稱織造。 也是紡織技術的專業術語,指將經、緯紗線在織機上相互交織成織物的工藝過程。
基本解釋
1.織作綢﹑布﹑呢絨等之總稱。亦借指紡織工業。 2.官名。明清兩代于南京﹑杭州﹑蘇州各地設立專局,掌管織造各項絲織品,供皇室之用。明于三處各置提督織造太監一人。清沿用此制,但不用宦官,改用內務府人員,稱織造。辭典解釋
織造 zhī zào ㄓ ㄗㄠˋ職官名。明清時設于江寧、蘇州、杭州,掌理織造皇室各項衣料等事。
英語 to weave, to manufacture by weaving
德語 Vorsteher des Kaiserlichen Bekleidungsamtes (S)?, weben (V)?
織造
明清于江寧、蘇州、杭州各地設專局,織造各項衣料及制帛誥敕彩繒之類,以供皇帝及宮廷祭祀頒賞之用。明于三處各置提督織造太監一人,清改任內務府人員,稱織造。
也是紡織技術的專業術語,指將經、緯紗線在織機上相互交織成織物的工藝過程。
【織】:[zhī]1.製作布帛之總稱。2.編織。3.搜羅。4.比喻客觀事物紛繁交錯。5.比喻思想情緒紛亂糾結。[zhì]1.用染絲織成的絲織品。2.同“幟”。旗幟;標志。
【造】:1.做;制作:創造。建造。造船。造紙。造預算。造名冊。2.假編;捏造:造謠。3.姓。4.指相對兩方面的人,法院里專用于訴訟的兩方:兩造。甲造。5.農作物的收成:早造。晚造。6.農作物收成的次數:一年三造皆豐收。7.前往;到:造訪。登峰造極。8.成就:造詣。深造。9.培養:可造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