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督的讀音 總督的意思
總督 總督,通常指一個國家的某片相對自主的區域中實際或名義上的最高行政長官。許多國家都有或曾經有設置總督職位。 清朝時對統轄一省或數省行政、經濟及軍事的長官稱為“總督”,尊稱為“督憲”、“制臺”等,官階為正二品,但可通過兼兵部尚書銜高配至從一品。與只掌握一省行政事務的巡撫不同,總督兼管數省,同時在政務之外也兼掌軍務。有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四川總督、閩浙總督、云貴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東三省總督和陜甘總督。此外明清也有河道總督、漕運總督等專管某項政務的總督官職。
- 總
- 督
“總督”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ǒng dū]
- 漢字注音:
- ㄗㄨㄥˇ ㄉㄨ
- 簡繁字形:
- 總督
- 是否常用:
- 否
“總督”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總督 zǒngdū
(1) [governor]∶明初在用兵時派往地方巡視監察的官員;清朝始正式成為地方最高長官,一般管轄兩省的軍事和政治,也有管三省或只管一省的
總督胡宗憲。——《明史》
(2) [governor-general]∶英法等國派駐殖民地的最高統治官員
加拿大總督
(3) [viceroy]∶英國國王派駐自治領的代表
辭典解釋
總督 zǒng dū ㄗㄨㄥˇ ㄉㄨ 管理監督。
《漢書.卷一○○.敘傳下》:「昭、宣承業,都護是立,總督城郭三十有六。」
《三國演義.第五回》:「吾弟袁術總督糧草,應付諸營,無使有缺。」
職官名。始置于明代,總管轄區內的文武庶政,為地方最高行政長官,管理一省或兼管數省。
也稱為「制軍」。
代表君主治理屬地的官吏。如英國的香港總督。也譯作「代王」。
英語 governor-general, viceroy, governor
德語 Generalgouverneur, Statthalter (S, Pol)?
法語 vice-roi, gouverneur général (Chine)?
網絡解釋
總督
總督,通常指一個國家的某片相對自主的區域中實際或名義上的最高行政長官。許多國家都有或曾經有設置總督職位。
清朝時對統轄一省或數省行政、經濟及軍事的長官稱為“總督”,尊稱為“督憲”、“制臺”等,官階為正二品,但可通過兼兵部尚書銜高配至從一品。與只掌握一省行政事務的巡撫不同,總督兼管數省,同時在政務之外也兼掌軍務。有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四川總督、閩浙總督、云貴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東三省總督和陜甘總督。此外明清也有河道總督、漕運總督等專管某項政務的總督官職。
“總督”的單字解釋
“總督”的相關詞語
* 總督的讀音是:zǒng dū,總督的意思:總督 總督,通常指一個國家的某片相對自主的區域中實際或名義上的最高行政長官。許多國家都有或曾經有設置總督職位。 清朝時對統轄一省或數省行政、經濟及軍事的長官稱為“總督”,尊稱為“督憲”、“制臺”等,官階為正二品,但可通過兼兵部尚書銜高配至從一品。與只掌握一省行政事務的巡撫不同,總督兼管數省,同時在政務之外也兼掌軍務。有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四川總督、閩浙總督、云貴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東三省總督和陜甘總督。此外明清也有河道總督、漕運總督等專管某項政務的總督官職。
基本解釋
總督 zǒngdū
(1) [governor]∶明初在用兵時派往地方巡視監察的官員;清朝始正式成為地方最高長官,一般管轄兩省的軍事和政治,也有管三省或只管一省的
總督胡宗憲。——《明史》
(2) [governor-general]∶英法等國派駐殖民地的最高統治官員
加拿大總督
(3) [viceroy]∶英國國王派駐自治領的代表
辭典解釋
總督 zǒng dū ㄗㄨㄥˇ ㄉㄨ管理監督。
《漢書.卷一○○.敘傳下》:「昭、宣承業,都護是立,總督城郭三十有六。」
《三國演義.第五回》:「吾弟袁術總督糧草,應付諸營,無使有缺。」
職官名。始置于明代,總管轄區內的文武庶政,為地方最高行政長官,管理一省或兼管數省。
也稱為「制軍」。
代表君主治理屬地的官吏。如英國的香港總督。也譯作「代王」。
英語 governor-general, viceroy, governor
德語 Generalgouverneur, Statthalter (S, Pol)?
法語 vice-roi, gouverneur général (Chine)?
總督
總督,通常指一個國家的某片相對自主的區域中實際或名義上的最高行政長官。許多國家都有或曾經有設置總督職位。清朝時對統轄一省或數省行政、經濟及軍事的長官稱為“總督”,尊稱為“督憲”、“制臺”等,官階為正二品,但可通過兼兵部尚書銜高配至從一品。與只掌握一省行政事務的巡撫不同,總督兼管數省,同時在政務之外也兼掌軍務。有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四川總督、閩浙總督、云貴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東三省總督和陜甘總督。此外明清也有河道總督、漕運總督等專管某項政務的總督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