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制錢的讀音 總制錢的意思
總制錢 總制錢指的是宋代為籌措軍政費用而加征的雜后,盧宗厚亦按經制錢的方式稅上加征。后總制使翁彥國,亦仿經制錢方式,稅上加征,并歸為一目,也以官名稅,稱“總制錢”。南宋紹興五年 (公元1135年) ,參政孟庾提議措置財用,請以總制司為名,于是又將經制錢、總制錢合而為一,名 “經總制錢”。
- 總
- 制
- 錢
“總制錢”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ǒng zhì qián]
- 漢字注音:
- ㄗㄨㄥˇ ㄓˋ ㄑㄧㄢˊ
- 簡繁字形:
- 總制錢
- 是否常用:
- 否
“總制錢”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宋代附加稅之一種。宣和中,軍政費支出浩繁,總攬東南地區財賦的發運兼經制使,建議增收賣酒錢﹑印契錢﹑頭子錢等以充經費。因系經制使建議,故稱"經制錢"。后一度廢除。紹興五年總制使又仿照上法征收,于是又稱"總制錢"。參閱《宋史.食貨志一﹑二》。
網絡解釋
總制錢
總制錢指的是宋代為籌措軍政費用而加征的雜后,盧宗厚亦按經制錢的方式稅上加征。后總制使翁彥國,亦仿經制錢方式,稅上加征,并歸為一目,也以官名稅,稱“總制錢”。南宋紹興五年 (公元1135年) ,參政孟庾提議措置財用,請以總制司為名,于是又將經制錢、總制錢合而為一,名 “經總制錢”。
“總制錢”的單字解釋
【總】:同“總”。
【制】:1.制造:制版。制革。制圖。煉制。縫制。這塊獎牌是用銅制成的。2.擬訂;規定:制定。因地制宜。3.用強力約束;限定;管束:壓制。限制。管制。節制。制伏。4.制度:全民所有制。民主集中制。5.姓。
【錢】:同“錢”。
“總制錢”的相關詞語
* 總制錢的讀音是:zǒng zhì qián,總制錢的意思:總制錢 總制錢指的是宋代為籌措軍政費用而加征的雜后,盧宗厚亦按經制錢的方式稅上加征。后總制使翁彥國,亦仿經制錢方式,稅上加征,并歸為一目,也以官名稅,稱“總制錢”。南宋紹興五年 (公元1135年) ,參政孟庾提議措置財用,請以總制司為名,于是又將經制錢、總制錢合而為一,名 “經總制錢”。
基本解釋
1.宋代附加稅之一種。宣和中,軍政費支出浩繁,總攬東南地區財賦的發運兼經制使,建議增收賣酒錢﹑印契錢﹑頭子錢等以充經費。因系經制使建議,故稱"經制錢"。后一度廢除。紹興五年總制使又仿照上法征收,于是又稱"總制錢"。參閱《宋史.食貨志一﹑二》。總制錢
總制錢指的是宋代為籌措軍政費用而加征的雜后,盧宗厚亦按經制錢的方式稅上加征。后總制使翁彥國,亦仿經制錢方式,稅上加征,并歸為一目,也以官名稅,稱“總制錢”。南宋紹興五年 (公元1135年) ,參政孟庾提議措置財用,請以總制司為名,于是又將經制錢、總制錢合而為一,名 “經總制錢”。【總】:同“總”。
【制】:1.制造:制版。制革。制圖。煉制。縫制。這塊獎牌是用銅制成的。2.擬訂;規定:制定。因地制宜。3.用強力約束;限定;管束:壓制。限制。管制。節制。制伏。4.制度:全民所有制。民主集中制。5.姓。
【錢】: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