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邦論道的讀音 經邦論道的意思
【解釋】指治理國家,談論治國之道。比喻位居高層。【出處】《隋書·李穆傳》:“臣日薄桑榆,位高軒冕,經邦論道,自顧缺然。”【示例】今朝喜得登廊廟,佐明君~,這都是辛苦中博來榮耀。 ◎《群音類選·》【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含褒義
- 經
- 邦
- 論
- 道
“經邦論道”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īng bāng lùn dào]
- 漢字注音:
- ㄐㄧㄥ ㄅㄤ ㄌㄨㄣˋ ㄉㄠˋ
- 簡繁字形:
- 經邦論道
- 是否常用:
- 否
“經邦論道”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謂治理國家,談論治國之道。亦比喻居于高位。 辭典解釋
經邦論道 jīng bāng lùn dào ㄐㄧㄥ ㄅㄤ ㄌㄨㄣˋ ㄉㄠˋ 治理國家,談論道理。
《隋書.卷三七.李穆傳》:「臣日薄桑榆,位高軒冕,經邦論道,自顧缺然。」
《群音類選.官腔類.卷八.四德記.三元報捷》:「今朝喜得登廊廟,佐明君經邦論道,這都是辛苦中博來榮耀。」
網絡解釋
【解釋】指治理國家,談論治國之道。比喻位居高層。
【出處】《隋書·李穆傳》:“臣日薄桑榆,位高軒冕,經邦論道,自顧缺然。”
【示例】今朝喜得登廊廟,佐明君~,這都是辛苦中博來榮耀。 ◎《群音類選·》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含褒義
“經邦論道”的單字解釋
【經】:同“經”。
【邦】:1.國:邦交。友邦。鄰邦。2.姓。
【論】:[lùn]1.議論;分析和說明事理。2.衡量;評定。3.編次。4.研究。5.調查。6.推知。7.問,考慮。8.定罪。9.論告;彈劾。10.謂按照某種單位或類別等。11.敘說;說。12.言論;輿論。13.主張;學說;觀點。14.相貌。15.憑藉;倚仗。16.古代的一種氣球。是游戲、運動用具。17.文體的一種。即議論文。18.泛指文章。19.佛教解釋經義、論辯法相的書籍。梵名阿毗達摩,意為“對法”。同經、律合稱“三藏”。20.吐蕃大臣的稱號。又稱論逋。例由貴族擔任。後西藏仍沿用此稱。\\v。21.姓。[lún]1.《論語》的簡稱。2.用在大數目前,表示約數。3.同“掄”。選擇;選拔。4.同“掄”。用力揮動。5.同“倫”。事物的條理、秩序。6.同“倫”。類。7.同“倫”。道理。
【道】:1.道路:鐵道。大道。人行道。羊腸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道。下水道。黃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義。5.技藝;技術:醫道。茶道。花道。書道。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道。傳道。衛道士。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道。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道兒,一條斜道兒。10.姓。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12.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13.說:道白。能說會道。一語道破。14.用語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謝。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16.以為;認為: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
“經邦論道”的相關詞語
* 經邦論道的讀音是:jīng bāng lùn dào,經邦論道的意思:【解釋】指治理國家,談論治國之道。比喻位居高層。【出處】《隋書·李穆傳》:“臣日薄桑榆,位高軒冕,經邦論道,自顧缺然。”【示例】今朝喜得登廊廟,佐明君~,這都是辛苦中博來榮耀。 ◎《群音類選·》【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含褒義
基本解釋
1.謂治理國家,談論治國之道。亦比喻居于高位。辭典解釋
經邦論道 jīng bāng lùn dào ㄐㄧㄥ ㄅㄤ ㄌㄨㄣˋ ㄉㄠˋ治理國家,談論道理。
《隋書.卷三七.李穆傳》:「臣日薄桑榆,位高軒冕,經邦論道,自顧缺然。」
《群音類選.官腔類.卷八.四德記.三元報捷》:「今朝喜得登廊廟,佐明君經邦論道,這都是辛苦中博來榮耀。」
【解釋】指治理國家,談論治國之道。比喻位居高層。
【出處】《隋書·李穆傳》:“臣日薄桑榆,位高軒冕,經邦論道,自顧缺然。”
【示例】今朝喜得登廊廟,佐明君~,這都是辛苦中博來榮耀。 ◎《群音類選·》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含褒義
【經】:同“經”。
【邦】:1.國:邦交。友邦。鄰邦。2.姓。
【論】:[lùn]1.議論;分析和說明事理。2.衡量;評定。3.編次。4.研究。5.調查。6.推知。7.問,考慮。8.定罪。9.論告;彈劾。10.謂按照某種單位或類別等。11.敘說;說。12.言論;輿論。13.主張;學說;觀點。14.相貌。15.憑藉;倚仗。16.古代的一種氣球。是游戲、運動用具。17.文體的一種。即議論文。18.泛指文章。19.佛教解釋經義、論辯法相的書籍。梵名阿毗達摩,意為“對法”。同經、律合稱“三藏”。20.吐蕃大臣的稱號。又稱論逋。例由貴族擔任。後西藏仍沿用此稱。\\v。21.姓。[lún]1.《論語》的簡稱。2.用在大數目前,表示約數。3.同“掄”。選擇;選拔。4.同“掄”。用力揮動。5.同“倫”。事物的條理、秩序。6.同“倫”。類。7.同“倫”。道理。
【道】:1.道路:鐵道。大道。人行道。羊腸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道。下水道。黃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義。5.技藝;技術:醫道。茶道。花道。書道。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道。傳道。衛道士。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道。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道兒,一條斜道兒。10.姓。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12.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13.說:道白。能說會道。一語道破。14.用語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謝。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16.以為;認為: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