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紫蘇的讀音 紫蘇的意思

    紫蘇 (唇形科植物)紫蘇(學名: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別名:桂荏、白蘇、赤蘇等;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異的芳香,葉片多皺縮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圓形,長4至11厘米,寬2.5至9厘米,先端長尖或急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具圓鋸齒,兩面紫色或上面綠色,下表面有多數凹點狀腺鱗,葉柄長2至5厘米,紫色或紫綠色,質脆。嫩枝紫綠色,斷面中部有髓,氣清香,味微辛。 紫蘇葉能散表寒,發汗力較強,用于風寒表癥,見惡寒、發熱、無汗等癥,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癥兼有氣滯,有可與香附、陳皮等同用。行氣寬中紫蘇葉用于脾胃氣滯、胸悶、嘔惡。紫蘇葉是一種在中國南方湛江吳川地區廣為使用的美味的調味品,人們常常用它的葉子來做菜,它的美味經常和蛤蔞相提并論。原產中國,主要分布于印度、緬甸、日本、朝鮮、韓國、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等國家。中國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及臺灣省均有野生種和栽培種。

    “紫蘇”的讀音

    拼音讀音
    [zǐ sū]
    漢字注音:
    ㄗˇ ㄙㄨ
    簡繁字形:
    紫蘇
    是否常用:

    “紫蘇”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紫蘇 zǐsū

    [perilla frutescens crispa] 一年生草本,方形莖,卵形葉,夏季開淡紅色花,莖葉子實均可入藥,有止咳驅痰及利尿之功

    辭典解釋

    紫蘇  zǐ sū   ㄗˇ ㄙㄨ  

    植物名。唇形科紫蘇屬,一年生草本。莖方形,葉卵形,夏開淡紅色唇形花,其莖、葉、果實皆可入藥,有鎮咳、健胃、利尿等作用。

    英語 beefsteak plant, shiso, Perilla frutescens

    德語 Perilla (auch Shiso oder Schwarznessel genannt)? (S, Bio)?

    法語 Shiso

    網絡解釋

    紫蘇 (唇形科植物)

    紫蘇(學名: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別名:桂荏、白蘇、赤蘇等;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異的芳香,葉片多皺縮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圓形,長4至11厘米,寬2.5至9厘米,先端長尖或急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具圓鋸齒,兩面紫色或上面綠色,下表面有多數凹點狀腺鱗,葉柄長2至5厘米,紫色或紫綠色,質脆。嫩枝紫綠色,斷面中部有髓,氣清香,味微辛。
    紫蘇葉能散表寒,發汗力較強,用于風寒表癥,見惡寒、發熱、無汗等癥,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癥兼有氣滯,有可與香附、陳皮等同用。行氣寬中紫蘇葉用于脾胃氣滯、胸悶、嘔惡。紫蘇葉是一種在中國南方湛江吳川地區廣為使用的美味的調味品,人們常常用它的葉子來做菜,它的美味經常和蛤蔞相提并論。原產中國,主要分布于印度、緬甸、日本、朝鮮、韓國、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等國家。中國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及臺灣省均有野生種和栽培種。

    “紫蘇”的單字解釋

    】:1.紅和藍合成的顏色:紫紅。青紫。玫瑰紫。2.姓。
    】:1.植物名。即紫蘇,又名桂荏。2.薪草;柴火。3.取草;割草。4.取;索取。5.蘇醒;復活。6.引申為睡醒。7.蘇息;恢復。8.拯救;解救。9.鳥尾。10.引申為下垂之物。11.古國名。建都於溫(今河南省·溫縣)。12.同“”。散開;鬆開。13.同“”。相向;朝向;指向。14.用同“”。酥軟。15.用同“”。酥油。16.江蘇省的簡稱。17.蘇州的簡稱。18.姓。

    “紫蘇”的相關詞語

    * 紫蘇的讀音是:zǐ sū,紫蘇的意思:紫蘇 (唇形科植物)紫蘇(學名: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別名:桂荏、白蘇、赤蘇等;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異的芳香,葉片多皺縮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圓形,長4至11厘米,寬2.5至9厘米,先端長尖或急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具圓鋸齒,兩面紫色或上面綠色,下表面有多數凹點狀腺鱗,葉柄長2至5厘米,紫色或紫綠色,質脆。嫩枝紫綠色,斷面中部有髓,氣清香,味微辛。 紫蘇葉能散表寒,發汗力較強,用于風寒表癥,見惡寒、發熱、無汗等癥,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癥兼有氣滯,有可與香附、陳皮等同用。行氣寬中紫蘇葉用于脾胃氣滯、胸悶、嘔惡。紫蘇葉是一種在中國南方湛江吳川地區廣為使用的美味的調味品,人們常常用它的葉子來做菜,它的美味經常和蛤蔞相提并論。原產中國,主要分布于印度、緬甸、日本、朝鮮、韓國、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等國家。中國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及臺灣省均有野生種和栽培種。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