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紅毛城的讀音 紅毛城的意思

    辭典解釋紅毛城  hóng máo chéng     位于淡水鎮的名勝古跡。明崇禎二年(西元1629)?,由西班牙人所創建,原稱為「圣多明哥城」。崇禎十五年由荷蘭人接管,改建為軍營,因當時荷蘭人被稱為「紅毛人」,遂稱為「紅毛城」。英人在淡水設立領事館,于同治六年(西元1867)?與清廷訂立紅毛城永久租約,至民國六十一年三月撤館。六十九年六月三十日政府收為國有,整修后開放參觀。城的建筑為兩層正方形棱堡,紅墻屹立,下可俯瞰淡水河。現屬一級古跡。
    • hóng
    • máo
    • chéng

    “紅毛城”的讀音

    拼音讀音
    [hóng máo chéng]
    漢字注音:
    ㄏㄨㄥˊ ㄇㄠˊ ㄔㄥˊ
    簡繁字形:
    紅毛城
    是否常用:

    “紅毛城”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紅毛城  hóng máo chéng  ㄏㄨㄥˊ ㄇㄠˊ ㄔㄥˊ  

    位于淡水鎮的名勝古跡。明崇禎二年(西元1629)?,由西班牙人所創建,原稱為「圣多明哥城」。崇禎十五年由荷蘭人接管,改建為軍營,因當時荷蘭人被稱為「紅毛人」,遂稱為「紅毛城」。英人在淡水設立領事館,于同治六年(西元1867)?與清廷訂立紅毛城永久租約,至民國六十一年三月撤館。六十九年六月三十日政府收為國有,整修后開放參觀。城的建筑為兩層正方形棱堡,紅墻屹立,下可俯瞰淡水河。現屬一級古跡。

    網絡解釋

    “紅毛城”的單字解釋

    】:[hóng]1.顏色的名稱。古代指淺紅色。2.多指赤色。3.泛指各種紅色。4.呈現紅色;變紅。5.借指紅色的花。6.借指紅色的布帛之類。7.指用紅色布帛或紅紙包著的禮物。8.血的婉辭。9.喜慶的事。參見“紅白”。10.象徵革命、進步。11.指得寵、出名、走運或事業興旺等。12.紅利的省稱。13.草名。參見“紅草”。14.姓。[gōng]1.同“”。指紡織、縫紉等手工勞動。參見“紅女”。2.同“”。古代喪服名。大功服喪十五日,小功服喪十四日。
    】:1.動植物的皮上所生的絲狀物;鳥類的羽毛:羊毛。雞毛。枇杷樹葉子上有許多細毛。2.東西上長的霉:饅頭放久了就要長毛。3.粗糙;還沒有加工的:毛坯。毛鐵。4.不純凈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賊(小偷兒)。7.指貨幣貶值:錢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細致:毛手毛腳。毛頭毛腦。10.驚慌:心里有點兒毛。這下可把他嚇毛了。11.發怒;發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虧。12.一圓的十分之一;角。
    】:1.城墻:城外。萬里長城。2.城墻以內的地方:城區。東城。3.城市(跟“鄉”相對):山城。進城。滿城風雨。連下數城。城鄉物資交流。

    “紅毛城”的相關詞語

    * 紅毛城的讀音是:hóng máo chéng,紅毛城的意思:辭典解釋紅毛城  hóng máo chéng     位于淡水鎮的名勝古跡。明崇禎二年(西元1629)?,由西班牙人所創建,原稱為「圣多明哥城」。崇禎十五年由荷蘭人接管,改建為軍營,因當時荷蘭人被稱為「紅毛人」,遂稱為「紅毛城」。英人在淡水設立領事館,于同治六年(西元1867)?與清廷訂立紅毛城永久租約,至民國六十一年三月撤館。六十九年六月三十日政府收為國有,整修后開放參觀。城的建筑為兩層正方形棱堡,紅墻屹立,下可俯瞰淡水河。現屬一級古跡。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