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鎮的讀音 節鎮的意思
節鎮 指設置節度使的要沖大郡,亦謂節度使。嘉靖設巡撫總督為地方長官,亦稱節鎮。《宋史·職官志》:“中興諸州升改節鎮,凡十有二。是時諸將勛名,有兼兩鎮三鎮者。”《宋史·王彥超傳》:“翌日,皆罷行德(武行德)等節鎮。
“節鎮”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ié zhèn]
- 漢字注音:
- ㄐㄧㄝ ˊ ㄓㄣˋ
- 簡繁字形:
- 節鎮
- 是否常用:
- 否
“節鎮”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指節度使。 2.設置節度使的重鎮。 3.泛指駐有軍事統帥的要塞。
網絡解釋
節鎮
指設置節度使的要沖大郡,亦謂節度使。嘉靖設巡撫總督為地方長官,亦稱節鎮。《宋史·職官志》:“中興諸州升改節鎮,凡十有二。是時諸將勛名,有兼兩鎮三鎮者。”《宋史·王彥超傳》:“翌日,皆罷行德(武行德)等節鎮。
“節鎮”的單字解釋
“節鎮”的相關詞語
* 節鎮的讀音是:jié zhèn,節鎮的意思:節鎮 指設置節度使的要沖大郡,亦謂節度使。嘉靖設巡撫總督為地方長官,亦稱節鎮。《宋史·職官志》:“中興諸州升改節鎮,凡十有二。是時諸將勛名,有兼兩鎮三鎮者。”《宋史·王彥超傳》:“翌日,皆罷行德(武行德)等節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