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鉞的讀音 節鉞的意思
節鉞 符節多是帝國權力的象征,如朝廷任命的外交官、或是軍官用以調兵遣將,或是官吏以之代天巡狩、行使皇帝詔敕的。《稱謂雜記》:“俗說武王鉞殺飛廉、惡來,故君以賜鉞以事軍法,如后之勢劍也。”節鉞是符節與斧鉞的合稱,鉞是斧類古兵器,曾是帝王斬殺大臣使用的,象征生殺之權,君主多用黃色的鉞。 在晉朝之前,假節(持節)、假節鉞(假黃鉞)是同等的地位,只是禮儀不同。例如,假節的辛毗可以依據皇命而約束假節鉞的司馬懿。 從晉朝開始,假節鉞(假黃鉞)成為級別最高的君王授權方式。擁有了“假節鉞”的權力,不但可以隨意斬殺觸犯軍令的士卒,還可以代替君主出征,并擁有斬殺節將的權力。
- 節
- 鉞
“節鉞”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ié yuè]
- 漢字注音:
- ㄐㄧㄝ ˊ ㄩㄝˋ
- 簡繁字形:
- 節鉞
- 是否常用:
- 否
“節鉞”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符節和斧鉞。古代授予將帥﹐作為加重權力的標志。 辭典解釋
節鉞 jié yuè ㄐㄧㄝˊ ㄩㄝˋ 符節及斧鉞。古代出兵征討時,天子授給大將以示威信的信物。
網絡解釋
節鉞
符節多是帝國權力的象征,如朝廷任命的外交官、或是軍官用以調兵遣將,或是官吏以之代天巡狩、行使皇帝詔敕的。《稱謂雜記》:“俗說武王鉞殺飛廉、惡來,故君以賜鉞以事軍法,如后之勢劍也。”節鉞是符節與斧鉞的合稱,鉞是斧類古兵器,曾是帝王斬殺大臣使用的,象征生殺之權,君主多用黃色的鉞。
在晉朝之前,假節(持節)、假節鉞(假黃鉞)是同等的地位,只是禮儀不同。例如,假節的辛毗可以依據皇命而約束假節鉞的司馬懿。
從晉朝開始,假節鉞(假黃鉞)成為級別最高的君王授權方式。擁有了“假節鉞”的權力,不但可以隨意斬殺觸犯軍令的士卒,還可以代替君主出征,并擁有斬殺節將的權力。
“節鉞”的單字解釋
“節鉞”的相關詞語
* 節鉞的讀音是:jié yuè,節鉞的意思:節鉞 符節多是帝國權力的象征,如朝廷任命的外交官、或是軍官用以調兵遣將,或是官吏以之代天巡狩、行使皇帝詔敕的。《稱謂雜記》:“俗說武王鉞殺飛廉、惡來,故君以賜鉞以事軍法,如后之勢劍也。”節鉞是符節與斧鉞的合稱,鉞是斧類古兵器,曾是帝王斬殺大臣使用的,象征生殺之權,君主多用黃色的鉞。 在晉朝之前,假節(持節)、假節鉞(假黃鉞)是同等的地位,只是禮儀不同。例如,假節的辛毗可以依據皇命而約束假節鉞的司馬懿。 從晉朝開始,假節鉞(假黃鉞)成為級別最高的君王授權方式。擁有了“假節鉞”的權力,不但可以隨意斬殺觸犯軍令的士卒,還可以代替君主出征,并擁有斬殺節將的權力。
基本解釋
符節和斧鉞。古代授予將帥﹐作為加重權力的標志。辭典解釋
節鉞 jié yuè ㄐㄧㄝˊ ㄩㄝˋ符節及斧鉞。古代出兵征討時,天子授給大將以示威信的信物。
節鉞
符節多是帝國權力的象征,如朝廷任命的外交官、或是軍官用以調兵遣將,或是官吏以之代天巡狩、行使皇帝詔敕的。《稱謂雜記》:“俗說武王鉞殺飛廉、惡來,故君以賜鉞以事軍法,如后之勢劍也。”節鉞是符節與斧鉞的合稱,鉞是斧類古兵器,曾是帝王斬殺大臣使用的,象征生殺之權,君主多用黃色的鉞。在晉朝之前,假節(持節)、假節鉞(假黃鉞)是同等的地位,只是禮儀不同。例如,假節的辛毗可以依據皇命而約束假節鉞的司馬懿。
從晉朝開始,假節鉞(假黃鉞)成為級別最高的君王授權方式。擁有了“假節鉞”的權力,不但可以隨意斬殺觸犯軍令的士卒,還可以代替君主出征,并擁有斬殺節將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