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管仲的讀音 管仲的意思

    管仲 (春秋時期齊國政治家)管仲(約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謚敬,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潁上人(今安徽潁上),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法家先驅”、“圣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 齊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管仲開始輔助公子糾。齊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管仲任齊相。管仲在任內大興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國強兵。齊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逝。
    • guǎn
    • zhòng

    “管仲”的讀音

    拼音讀音
    [guǎn zhòng]
    漢字注音:
    ㄍㄨㄢˇ ㄓㄨㄥˋ
    簡繁字形:
    是否常用:

    “管仲”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管仲 Guǎn Zhòng

    [Guan Zhong] (?—前 645) 春秋時齊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一稱管敬仲。名夷吾,字仲。齊穎上(穎水之濱)人。出身微賤。輔佐齊桓公實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和社會改革,使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著有《管子》86 篇,今存 76 篇。其中《牧民》、《權修》、《形勢》、《七潔》等篇是管仲言論思想的記錄

    辭典解釋

    管仲  guǎn zhòng  ㄍㄨㄢˇ ㄓㄨㄥˋ  

    人名。春秋時管夷吾。參見「管夷吾」條。

    英語 Guan Zhong (-645 BC)?, famous politician of Qi 齊國|齊國 of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known as Guangzi 管子, a restricted view through a bamboo tube

    德語 Guan Zhong (Eig, Pers, - 645 v.Chr.)?

    法語 Guan Zhong

    網絡解釋

    管仲 (春秋時期齊國政治家)

    管仲(約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謚敬,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潁上人(今安徽潁上),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法家先驅”、“圣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
    齊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管仲開始輔助公子糾。齊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管仲任齊相。管仲在任內大興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國強兵。齊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逝。
    管仲

    “管仲”的單字解釋

    】:1.管子:鋼管。竹管。水管。氣管兒。2.吹奏的樂器:黑管。管弦樂。3.形狀像管的電器件:電子管。晶體管。4.用于細長圓筒形的東西:一管毛筆。兩管牙膏。5.姓。6.管理;看管:管賬。管圖書。誰管倉庫?。她能同時管十臺機器。7.管轄:這個省管著幾十個縣。8.管教:管孩子。9.擔任(工作):我管宣傳,你管文體。10.過問:管閑事。這事我們不能不管。11.保證;負責供給:管保。不好管換。管吃管住。12.作用跟“把”相近,專跟“叫”配合:他長得又矮又胖,大家都管他叫小胖子。13.作用跟“向”相近:管他借錢。管我要東西。14.不管;無論:管他是誰,該批評就得批評。15.關涉;牽涉:他不愿來,管我什么事?
    】:1.地位居中的:仲裁。2.指農歷一季的第二個月:仲秋。3.在弟兄排行里代表第二:仲兄。仲弟。伯仲叔季。4.姓。

    “管仲”的相關成語

    “管仲”的相關詞語

    “管仲”造句

    昔者吾先君桓公,明君也,而管仲賢相也。夫以賢相佐明君,而東門防全也。古者不為,殆有為也。

    這段話要言不煩,對管仲做了全面的肯定性評價。

    管仲又名夷吾,這個家伙從小品德不太好,打仗的時候人家都是往前沖,只有他往后跑,他總是以家有老母自己又是獨生子為借口,對自己的逃兵行為進行解釋。

    齊桓公用管仲之謀,通輕重之權,徼山海之業,以朝諸侯,用區區之齊顯成霸名。司馬遷 

    第一階段自西周初葉姜太公封齊始,至春秋前中期管仲改革止。

    管仲的政策思想豐富而富有影響力。

    他答道:管仲曾是齊王的敵人,但齊王后來讓他做了齊國的相國,幫助他完成了霸業。

    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

    公元前7世紀的“管仲變法”和公元前4世紀的“商鞅變法”,管仲的“四民分業”思想、鹽鐵專營政策以及商鞅在土地私有化、郡縣制、戶籍制、軍爵制上的大膽試驗,皆具開創之功,它們分別提供了兩個頗為極致的治理模型,如同左右極般地站在后世歷次變革的兩端。吳曉波 

    當時人們不稱贊管仲的賢能,而卻稱贊鮑叔牙的知人.

    * 管仲的讀音是:guǎn zhòng,管仲的意思:管仲 (春秋時期齊國政治家)管仲(約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謚敬,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潁上人(今安徽潁上),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法家先驅”、“圣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 齊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管仲開始輔助公子糾。齊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管仲任齊相。管仲在任內大興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國強兵。齊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逝。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