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行道的意思 立身行道的讀音和出處
- 立
- 身
- 行
- 道
- 成語名稱:
- 立身行道
- 成語拼音:
- [lì shēn xíng dào]
- 成語解釋:
- 道:政治主張和思想。指修養自身,奉行道義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蕭統《與晉安王綱令》:“明公儒學稽古,淳厚篤誠,立身行道,始終如一。”
- 成語例句: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卷:“我當初教育兩個兄弟,原要他立身行道,揚名顯親。”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立身行道
- 英文翻譯:
- Stand up and walk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立身行道”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L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政治 主張 思想 修養 奉行 道義
“立身行道”的單字解釋
【立】:1.站1:立正。肅立。坐立不安。2.使豎立;使物件的上端向上:立竿見影。把梯子立起來。3.直立的:立柜。立軸。立領。4.建立;樹立:立功。立志。5.制定;訂立:立法。立約。立個字據。6.指君主即位。7.指確定繼承地位;確立:立嗣。立皇太子。8.存在;生存:自立。獨立。9.立刻:立奏奇效。立候回音。10.姓。
【身】:1.身體:身上。轉過身去。身高五尺。翻了一個身。2.指生命:奮不顧身。3.自己;本身:以身作則。身先士卒。身臨其境。身為領導,當然應該走在群眾的前面。4.人的品格和修養:修身。立身處世。5.物體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車身。河身。船身。機身。6.用于衣服:換了身衣裳。做兩身兒制服。
【行】:[háng]1.行列:雙行。楊柳成行。2.排行:您行幾?。我行三。3.行業:內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業。干一行,愛一行。行行出狀元。4.某些營業機構:商行。銀行。車行。5.用于成行的東西:一行字。幾行樹。兩行眼淚。[hàng]見〖樹行子〗。[héng]見〖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關的:行裝。行程。行蹤。西歐之行。4.流動性的;臨時性的:行商。行營。5.流通;推行:行銷。發行。風行。6.做;辦:舉行。執行。試行。行醫。行不通。簡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進行某項活動(多用于雙音動詞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復。8.(舊讀xìng)行為:品行。言行。罪行。獸行。9.可以:行,咱們就照這樣辦吧。算了,把事情說明白就行了。10.姓。
【道】:1.道路:鐵道。大道。人行道。羊腸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道。下水道。黃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義。5.技藝;技術:醫道。茶道。花道。書道。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道。傳道。衛道士。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道。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道兒,一條斜道兒。10.姓。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12.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13.說:道白。能說會道。一語道破。14.用語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謝。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16.以為;認為: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
“立身行道”的相關成語
“立身行道”的關聯成語
立字的成語
身字的成語
行字的成語
道字的成語
立開頭的成語
身開頭的成語
行開頭的成語
道開頭的成語
li的成語
shen的成語
xing的成語
dao的成語
lsxd的成語
立身什么什么的成語
立什么行什么的成語
立什么什么道的成語
什么身行什么的成語
什么身什么道的成語
什么什么行道的成語
“立身行道”造句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為孝道始,此后才有立身行道揚名后世。
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有梁正士蘭陵肖世纘,立身行道,始終如一。
使丈夫無內顧之憂,能報效社會,立身行道,揚名顯親。
立身行道,揚名於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煦兒,娘教你讀圣賢書,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娘不怕吃苦,就怕你誤入歧途。
* 立身行道的意思 立身行道的成語解釋 立身行道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