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水成淵的讀音 積水成淵的意思
【解釋】淵:深水潭。點點滴滴的水聚積起來,就能形成一個深潭。比喻積小成多。【出處】《荀子·勸學》:“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 積
- 水
- 成
- 淵
“積水成淵”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ī shuǐ chéng yuān]
- 漢字注音:
- ㄐㄧ ㄕㄨㄟˇ ㄔㄥˊ ㄩㄢ
- 簡繁字形:
- 積水成淵
- 是否常用:
- 否
“積水成淵”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積水成淵 jī shuǐ chéng yuān ㄐㄧ ㄕㄨㄟˇ ㄔㄥˊ ㄩㄢ 聚積小水而成深淵,指聚少成多。比喻事情的成功是逐漸累積而來。
《荀子.勸學》:「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網絡解釋
【解釋】淵:深水潭。點點滴滴的水聚積起來,就能形成一個深潭。比喻積小成多。
【出處】《荀子·勸學》:“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積水成淵”的單字解釋
【積】:1.聚集:~少成多。處心~慮。~儲。~憤。~鬱。~怨。~願。~累(lěi)。~攢。2.數學上指乘法運算的得數:~數。乘~。體~。容~。3.中醫指兒童消化不良的病:這孩子有~。捏~。
【水】:1.最簡單的氫氧化合物,化學式H2O。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在標準大氣壓(101325帕)下,冰點0℃,沸點100℃,4℃時密度最大,為1克/毫升。2.河流:漢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陸交通。水旱碼頭。水上人家。4.(水兒)稀的汁:墨水。藥水。甘蔗的水兒很甜。5.指附加的費用或額外的收入:貼水。匯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數:這衣裳洗幾水也不變色。7.姓。
【成】:1.完成;成功(跟“敗”相對):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為;變為:百煉成鋼。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無成。5.生物生長到定形、成熟的階段:成蟲。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現成的:成規。成見。成例。成藥。7.表示達到一個單位(強調數量多或時間長):成批生產。成千成萬。成年累月。水果成箱買便宜。8.表示答應、許可:成!就這么辦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難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莊稼比去年增加兩成。
【淵】:1.深水、深潭: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史記·卷八十四·屈原賈生傳》太史公曰:“適長沙,觀屈原所自沉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2.根源、本源:淵源。《新唐書·第五琦傳》:“今之急在兵,兵彊弱在賦,賦所出以江、淮為淵。”3.人或物聚集的地方:罪惡之淵藪。《後漢書·文苑傳·杜篤》:“略荒裔之地,不如保殖五穀之淵。”4.姓。如春秋時齊國有淵秋。5.深:學問淵博。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三上·粵西遊日記一》:“其右有潭,淵黑一如獺子潭,而宏廣更過之,是名龍江。”
“積水成淵”的相關詞語
* 積水成淵的讀音是:jī shuǐ chéng yuān,積水成淵的意思:【解釋】淵:深水潭。點點滴滴的水聚積起來,就能形成一個深潭。比喻積小成多。【出處】《荀子·勸學》:“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辭典解釋
積水成淵 jī shuǐ chéng yuān ㄐㄧ ㄕㄨㄟˇ ㄔㄥˊ ㄩㄢ聚積小水而成深淵,指聚少成多。比喻事情的成功是逐漸累積而來。
《荀子.勸學》:「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解釋】淵:深水潭。點點滴滴的水聚積起來,就能形成一個深潭。比喻積小成多。
【出處】《荀子·勸學》:“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積】:1.聚集:~少成多。處心~慮。~儲。~憤。~鬱。~怨。~願。~累(lěi)。~攢。2.數學上指乘法運算的得數:~數。乘~。體~。容~。3.中醫指兒童消化不良的病:這孩子有~。捏~。
【水】:1.最簡單的氫氧化合物,化學式H2O。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在標準大氣壓(101325帕)下,冰點0℃,沸點100℃,4℃時密度最大,為1克/毫升。2.河流:漢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陸交通。水旱碼頭。水上人家。4.(水兒)稀的汁:墨水。藥水。甘蔗的水兒很甜。5.指附加的費用或額外的收入:貼水。匯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數:這衣裳洗幾水也不變色。7.姓。
【成】:1.完成;成功(跟“敗”相對):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為;變為:百煉成鋼。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無成。5.生物生長到定形、成熟的階段:成蟲。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現成的:成規。成見。成例。成藥。7.表示達到一個單位(強調數量多或時間長):成批生產。成千成萬。成年累月。水果成箱買便宜。8.表示答應、許可:成!就這么辦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難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莊稼比去年增加兩成。
【淵】:1.深水、深潭: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史記·卷八十四·屈原賈生傳》太史公曰:“適長沙,觀屈原所自沉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2.根源、本源:淵源。《新唐書·第五琦傳》:“今之急在兵,兵彊弱在賦,賦所出以江、淮為淵。”3.人或物聚集的地方:罪惡之淵藪。《後漢書·文苑傳·杜篤》:“略荒裔之地,不如保殖五穀之淵。”4.姓。如春秋時齊國有淵秋。5.深:學問淵博。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三上·粵西遊日記一》:“其右有潭,淵黑一如獺子潭,而宏廣更過之,是名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