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制的讀音 稱制的意思
稱制 臨朝稱制是指古代中國、日本等東亞國家在君主制時代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統治者代理皇帝(朝鮮、越南、琉球等國稱國王,日本稱天皇)執掌國政,如果男性代理國政,太子稱監國,其他男性稱攝政 。臨朝稱制由中國西漢時的呂后所開創,自有臨朝稱制以來,基本所有皇朝都有此現象,惟獨終明一代未有一位皇太后進行臨朝稱制,這與自太祖所制定的《皇明祖訓》有著密切的關系。
- 稱
- 制
“稱制”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hēng zhì]
- 漢字注音:
- ㄔㄥ ㄓˋ
- 簡繁字形:
- 稱制
- 是否常用:
- 否
“稱制”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①皇帝即位執政:帝崩,即日太子立,稱制。②代行皇帝職權:太后臨朝稱制。辭典解釋
稱制 chēng zhì ㄔㄥ ㄓˋ 行使天子的職權。
《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太后稱制,議欲立諸呂為王,問右丞相王陵。」
《后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帝親稱制臨決,如孝宣甘露石渠故事,作白虎議奏。」
網絡解釋
稱制
臨朝稱制是指古代中國、日本等東亞國家在君主制時代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統治者代理皇帝(朝鮮、越南、琉球等國稱國王,日本稱天皇)執掌國政,如果男性代理國政,太子稱監國,其他男性稱攝政 。臨朝稱制由中國西漢時的呂后所開創,自有臨朝稱制以來,基本所有皇朝都有此現象,惟獨終明一代未有一位皇太后進行臨朝稱制,這與自太祖所制定的《皇明祖訓》有著密切的關系。
“稱制”的單字解釋
【稱】:[chēng]1.稱量,測物之輕重。2.權衡,比較。3.叫做;稱做。4.稱號;名稱。5.述說;聲稱。6.稱道;稱揚。7.著稱;聞名。8.名聲,聲譽。9.舉起。10.舉用。11.舉行。13.姓。[chèn]1.相當;符合。2.好;美好。3.量詞。指配合齊全的一套衣服。4.同“趁”。謂利用時機。[chèng]1.測定物體重量的器具。2.古量詞。十五斤為一稱。
【制】:1.制造:制版。制革。制圖。煉制。縫制。這塊獎牌是用銅制成的。2.擬訂;規定:制定。因地制宜。3.用強力約束;限定;管束:壓制。限制。管制。節制。制伏。4.制度:全民所有制。民主集中制。5.姓。
“稱制”的相關詞語
* 稱制的讀音是:chēng zhì,稱制的意思:稱制 臨朝稱制是指古代中國、日本等東亞國家在君主制時代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統治者代理皇帝(朝鮮、越南、琉球等國稱國王,日本稱天皇)執掌國政,如果男性代理國政,太子稱監國,其他男性稱攝政 。臨朝稱制由中國西漢時的呂后所開創,自有臨朝稱制以來,基本所有皇朝都有此現象,惟獨終明一代未有一位皇太后進行臨朝稱制,這與自太祖所制定的《皇明祖訓》有著密切的關系。
基本解釋
①皇帝即位執政:帝崩,即日太子立,稱制。②代行皇帝職權:太后臨朝稱制。辭典解釋
稱制 chēng zhì ㄔㄥ ㄓˋ行使天子的職權。
《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太后稱制,議欲立諸呂為王,問右丞相王陵。」
《后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帝親稱制臨決,如孝宣甘露石渠故事,作白虎議奏。」
稱制
臨朝稱制是指古代中國、日本等東亞國家在君主制時代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統治者代理皇帝(朝鮮、越南、琉球等國稱國王,日本稱天皇)執掌國政,如果男性代理國政,太子稱監國,其他男性稱攝政 。臨朝稱制由中國西漢時的呂后所開創,自有臨朝稱制以來,基本所有皇朝都有此現象,惟獨終明一代未有一位皇太后進行臨朝稱制,這與自太祖所制定的《皇明祖訓》有著密切的關系。【稱】:[chēng]1.稱量,測物之輕重。2.權衡,比較。3.叫做;稱做。4.稱號;名稱。5.述說;聲稱。6.稱道;稱揚。7.著稱;聞名。8.名聲,聲譽。9.舉起。10.舉用。11.舉行。13.姓。[chèn]1.相當;符合。2.好;美好。3.量詞。指配合齊全的一套衣服。4.同“趁”。謂利用時機。[chèng]1.測定物體重量的器具。2.古量詞。十五斤為一稱。
【制】:1.制造:制版。制革。制圖。煉制。縫制。這塊獎牌是用銅制成的。2.擬訂;規定:制定。因地制宜。3.用強力約束;限定;管束:壓制。限制。管制。節制。制伏。4.制度:全民所有制。民主集中制。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