禔躬的讀音 禔躬的意思
禔躬 zhī gōng ㄓㄧ ㄍㄨㄙ 禔躬 猶禔身。《明史·隱逸傳·劉閔》:“求古圣賢禔躬訓家之法,率而行之。”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二》:“抱苦節之貞者,必褊於容眾;具通達之職者,或昧於禔躬。” 清 錢謙益 《序》:“著《昨非庵日纂三集》,本天咫,則民彝,參神逵,極物變,其要以禔躬矯志,磨鈍勵俗,歸本於仁義道德,醇如也。”
- 禔
- 躬
“禔躬”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ī gōng]
- 漢字注音:
- ㄓ ㄍㄨㄥ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禔躬”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猶禔身。
網絡解釋
禔躬
zhī gōng ㄓㄧ ㄍㄨㄙ
禔躬
猶禔身。《明史·隱逸傳·劉閔》:“求古圣賢禔躬訓家之法,率而行之。”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二》:“抱苦節之貞者,必褊於容眾;具通達之職者,或昧於禔躬。” 清 錢謙益 《序》:“著《昨非庵日纂三集》,本天咫,則民彝,參神逵,極物變,其要以禔躬矯志,磨鈍勵俗,歸本於仁義道德,醇如也。”
“禔躬”的單字解釋
【禔】:[zhī]1.安寧。2.福。[zhǐ]古同“祇”,恰好:“臣以三百人眾不敵,禔取辱耳。”[tí]1.安享:“遐邇一體,中外禔福。”2.福。“禔福”就是福安之意。古老的漢字“禔”或許是“平安福”的源頭,《易》曰:“禔旣平”;至清朝各大對外府衙的匾額仍用“中外禔福”。民間及很多宗教也流傳著被賦予某種靈氣的護佑“平安”的圣物被稱之為“平安符(福)”。
【躬】:1.自身;親自:躬逢。反躬自問。躬行實踐。2.彎下(身子):躬身下拜。
“禔躬”的相關詞語
* 禔躬的讀音是:zhī gōng,禔躬的意思:禔躬 zhī gōng ㄓㄧ ㄍㄨㄙ 禔躬 猶禔身。《明史·隱逸傳·劉閔》:“求古圣賢禔躬訓家之法,率而行之。”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二》:“抱苦節之貞者,必褊於容眾;具通達之職者,或昧於禔躬。” 清 錢謙益 《序》:“著《昨非庵日纂三集》,本天咫,則民彝,參神逵,極物變,其要以禔躬矯志,磨鈍勵俗,歸本於仁義道德,醇如也。”
基本解釋
猶禔身。禔躬
zhī gōng ㄓㄧ ㄍㄨㄙ禔躬
猶禔身。《明史·隱逸傳·劉閔》:“求古圣賢禔躬訓家之法,率而行之。”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二》:“抱苦節之貞者,必褊於容眾;具通達之職者,或昧於禔躬。” 清 錢謙益 《序》:“著《昨非庵日纂三集》,本天咫,則民彝,參神逵,極物變,其要以禔躬矯志,磨鈍勵俗,歸本於仁義道德,醇如也。”
【禔】:[zhī]1.安寧。2.福。[zhǐ]古同“祇”,恰好:“臣以三百人眾不敵,禔取辱耳。”[tí]1.安享:“遐邇一體,中外禔福。”2.福。“禔福”就是福安之意。古老的漢字“禔”或許是“平安福”的源頭,《易》曰:“禔旣平”;至清朝各大對外府衙的匾額仍用“中外禔福”。民間及很多宗教也流傳著被賦予某種靈氣的護佑“平安”的圣物被稱之為“平安符(福)”。
【躬】:1.自身;親自:躬逢。反躬自問。躬行實踐。2.彎下(身子):躬身下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