祡怎么讀 祡的意思
“祡”字共有1個讀音:
[chái]

漢字 | 祡 |
---|---|
讀音 |
|
注音 | ㄔㄞˊ |
部首 | [示] 示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1 部外:6 |
異體字 | 柴 ??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961 |
其它編碼 | 五筆:hxfi 倉頡:ypmmf 鄭碼:iirb 四角:22901 |
筆順編碼 | 21213511234 |
筆順筆畫 | 丨一丨一ノフ一一丨ノ丶 |
筆順名稱 | 豎 橫 豎 提 撇 豎彎鉤 橫 橫 豎鉤 撇 點 |
祡字的意思
燒柴祭天。
祡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祡
chái ㄔㄞˊ
◎ 燒柴祭天。
祡字的詳細解釋
祡字的辭典解釋
祡ㄔㄞˊchái動
燃燒木柴以祭天神。《說文解字·示部》:「祡,燒柴燎以祭天神。」《史記·卷一·五帝本紀》:「東巡狩,至于岱宗,祡。」
康熙字典解釋
祡【午集下】【示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5畫
〔古文〕??《廣韻》士佳切《集韻》《韻會》鉏佳切《正韻》牀皆切,??音柴。《說文》燒柴燓燎,以祭天神。《揚雄·甘泉賦》欽祡宗祈。
又同柴。《書·舜典》至于岱宗柴。《說文》引書作祡。《正字通》按祡本作柴,後人因祭天,改從示。別詳木部柴字註。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祡【卷一】【示部】
燒祡燓燎以祭天神。從示此聲。《虞書》曰:“至于岱宗,祡。”??,古文祡從隋省。仕皆切
說文解字注
(祡)燒柴尞祭天也。此從爾雅音義。尞各本作燎。非也。火部曰。尞祡祭天也。此曰祡尞祭天也。是爲轉注冣較然者。柴與祡同此聲。故燒柴祭曰祡。釋天曰。祭天曰燔柴。祭法曰。燔柴於泰壇。祭天也。孝經說曰。封乎泰山。考績祡尞。郊特牲曰。天子適四方。先祡。注。所到必先燔柴。有事於上帝。從示。此聲。仕皆切。十五部。凡此聲亦多轉入十六部。虞書曰。虞書當爲唐書。說見七篇禾部。至于岱宗。祡。許自序偁書孔氏。知古文尚書作祡。不從木作柴也。王制、郊特牲、大傳同。
(??)古文祡。從隋省。此葢壁中尚書作??也。旣偁古文尚書作祡矣。何以云壁中作??也。凡漢人云古文尚書者、猶言古本尚書。以別於夏矦、歐陽尚書。非其字皆倉頡古文也。儀禮有古文今文、亦猶言古本今本。非一皆倉頡古文、一皆隷書也。如此字壁中??作??。孔安國以今文讀之。知??卽小篆祡字。改從小篆作祡是。孔氏古文尚書出於壁中云爾。不必皆仍壁中字形也。綴??於祡下者、猶周禮旣從杜子春易字、乃綴之云故書作某也。隋聲古音在十七部。此聲古音在十六部。音轉冣近。??之爲祡。猶玼瑳姕傞皆同字。
祡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祡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