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道碑的讀音 神道碑的意思
神道碑 神道碑,指的是立于墓道前記載死者生平事跡的石碑。多記錄死者生平年月,所作貢獻等。神道即墓道,碑,指的是立在墓道上的碑。記錄帝王大臣生前的活動,也指神道碑上的文字記錄。
- 神
- 道
- 碑
“神道碑”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én dào bēi]
- 漢字注音:
- ㄕㄣˊ ㄉㄠˋ ㄅㄟ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神道碑”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神道碑 shéndàobēi
(1) [tombstone]∶指神道前的石碑,上面記載死者生前事跡
(2) [inscriptions]∶也指神道碑上的文字記錄
辭典解釋
神道碑 shén dào bēi ㄕㄣˊ ㄉㄠˋ ㄅㄟ 墓道前用以記載死者生平的石碑,有時亦指碑上的文字。
網絡解釋
神道碑
神道碑,指的是立于墓道前記載死者生平事跡的石碑。多記錄死者生平年月,所作貢獻等。神道即墓道,碑,指的是立在墓道上的碑。記錄帝王大臣生前的活動,也指神道碑上的文字記錄。
“神道碑”的單字解釋
【神】:1.宗教指天地萬物的創造者和統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靈:神位。財神。無神論。多神教。2.神話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別高超或出奇,令人驚異的;神妙:神速。神效。這事真是越說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費神。聚精會神。雙目炯炯有神。5.神氣:神色。神情。瞧他那個神兒,準是有什么心事。6.聰明;機靈:瞧!這孩子真神。7.姓。
【道】:1.道路:鐵道。大道。人行道。羊腸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道。下水道。黃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義。5.技藝;技術:醫道。茶道。花道。書道。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道。傳道。衛道士。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道。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道兒,一條斜道兒。10.姓。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12.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13.說:道白。能說會道。一語道破。14.用語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謝。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16.以為;認為: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
【碑】:刻著文字或圖畫,豎立起來作為紀念物或標記的石頭:界碑。墓碑。里程碑。紀念碑。立了一塊碑。
“神道碑”的相關詞語
“神道碑”造句
作為墓葬中應用的哀冊文,與神道碑、墓志銘在文體等方面有較大的不同。
朱載士育神道碑原存于朱載士育墓地,即沁陽市東北九峰山下。
從神道碑上可以看出,他以前是一位戰功卓著的將軍。
墓碑立于墓前,也稱“墓表”、“墓碣”、“神道碑”;“墓志”埋入墓穴,也稱“墓志銘”、“壙銘”。
徐乾學撰《墓志銘》、《神道碑文》,韓菼撰《神道碑銘》,顧貞觀撰《行狀》,姜宸英撰《墓表》。
卷末有小像及像記,后附張起巖所撰神道碑。
王珪為撰神道碑(《王華陽集》卷三五)。
哲宗奪去了司馬光和呂公著的贈謚,并追回所賜神道碑額,令夏縣地方官吏拆除了司馬光墓前的碑樓,磨毀碑文。
神道碑原立在舊安濟橋頭、現在主河道的北岸,東距墳墓有三四百米。
乃是王堯從神道碑上所得,初次運用,便有如此效果。
* 神道碑的讀音是:shén dào bēi,神道碑的意思:神道碑 神道碑,指的是立于墓道前記載死者生平事跡的石碑。多記錄死者生平年月,所作貢獻等。神道即墓道,碑,指的是立在墓道上的碑。記錄帝王大臣生前的活動,也指神道碑上的文字記錄。
基本解釋
神道碑 shéndàobēi
(1) [tombstone]∶指神道前的石碑,上面記載死者生前事跡
(2) [inscriptions]∶也指神道碑上的文字記錄
辭典解釋
神道碑 shén dào bēi ㄕㄣˊ ㄉㄠˋ ㄅㄟ墓道前用以記載死者生平的石碑,有時亦指碑上的文字。
神道碑
神道碑,指的是立于墓道前記載死者生平事跡的石碑。多記錄死者生平年月,所作貢獻等。神道即墓道,碑,指的是立在墓道上的碑。記錄帝王大臣生前的活動,也指神道碑上的文字記錄。
【神】:1.宗教指天地萬物的創造者和統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靈:神位。財神。無神論。多神教。2.神話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別高超或出奇,令人驚異的;神妙:神速。神效。這事真是越說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費神。聚精會神。雙目炯炯有神。5.神氣:神色。神情。瞧他那個神兒,準是有什么心事。6.聰明;機靈:瞧!這孩子真神。7.姓。
【道】:1.道路:鐵道。大道。人行道。羊腸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道。下水道。黃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義。5.技藝;技術:醫道。茶道。花道。書道。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道。傳道。衛道士。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道。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道兒,一條斜道兒。10.姓。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12.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13.說:道白。能說會道。一語道破。14.用語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謝。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16.以為;認為: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
【碑】:刻著文字或圖畫,豎立起來作為紀念物或標記的石頭:界碑。墓碑。里程碑。紀念碑。立了一塊碑。
作為墓葬中應用的哀冊文,與神道碑、墓志銘在文體等方面有較大的不同。
朱載士育神道碑原存于朱載士育墓地,即沁陽市東北九峰山下。
從神道碑上可以看出,他以前是一位戰功卓著的將軍。
墓碑立于墓前,也稱“墓表”、“墓碣”、“神道碑”;“墓志”埋入墓穴,也稱“墓志銘”、“壙銘”。
徐乾學撰《墓志銘》、《神道碑文》,韓菼撰《神道碑銘》,顧貞觀撰《行狀》,姜宸英撰《墓表》。
卷末有小像及像記,后附張起巖所撰神道碑。
王珪為撰神道碑(《王華陽集》卷三五)。
哲宗奪去了司馬光和呂公著的贈謚,并追回所賜神道碑額,令夏縣地方官吏拆除了司馬光墓前的碑樓,磨毀碑文。
神道碑原立在舊安濟橋頭、現在主河道的北岸,東距墳墓有三四百米。
乃是王堯從神道碑上所得,初次運用,便有如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