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年殿的讀音 祈年殿的意思
祈年殿 祈年殿在天壇的北部,前身為大祈殿,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建為三重頂圓殿,名為“大享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繕后,改名為“祈年殿”。光緒十五年(1889年)毀于雷火,數年后按原樣重建 祈年殿是一座直徑32.72米的圓形建筑,鎏金寶頂藍瓦三重檐攢尖頂,層層收進,總高38米。祈年殿內有28根金絲楠木大柱,里圈的四根寓意春夏秋冬四季,中間一圈12根寓意十二個月,最外一圈12根寓意十二時辰以及周天星宿。
- 祈
- 年
- 殿
“祈年殿”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í nián diàn]
- 漢字注音:
- ㄑㄧˊ ㄋㄧㄢˊ ㄉㄧㄢ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祈年殿”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殿名。在北京天壇內圜丘北,明永樂時建,初名"大祀",為舊日合祀天地之所。嘉靖間改名"大享",專以祈谷,又名"祈谷壇"。雍正時,以名實不符,始改此稱,每年正月上辛日致祭。 辭典解釋
祈年殿 qí nián diàn ㄑㄧˊ ㄋㄧㄢˊ ㄉㄧㄢˋ 位于北平天壇內圜丘北,為舊時合祀天地的場所。明成祖永樂年間建,舊名為「祈谷壇」。清世宗雍正時,以名實不符,始改稱為「祈年殿」。
網絡解釋
祈年殿
祈年殿在天壇的北部,前身為大祈殿,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建為三重頂圓殿,名為“大享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繕后,改名為“祈年殿”。光緒十五年(1889年)毀于雷火,數年后按原樣重建
祈年殿是一座直徑32.72米的圓形建筑,鎏金寶頂藍瓦三重檐攢尖頂,層層收進,總高38米。祈年殿內有28根金絲楠木大柱,里圈的四根寓意春夏秋冬四季,中間一圈12根寓意十二個月,最外一圈12根寓意十二時辰以及周天星宿。
“祈年殿”的單字解釋
【祈】:1.祈禱:祈福。2.請求;希望:祈求。祈望。敬祈指導。3.姓。
【年】:1.時間的單位,公歷1年是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平年365日,閏年366日,每4年有1個閏年:今年。去年。2.用于計算年數:三年五載。在廣州住了兩年。3.每年的:年會。年鑒。年產量。4.歲數:年紀。年齡。忘年交。益壽延年。5.一生中按年齡劃分的階段: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6.時期;時代:近年。明朝末年。7.一年中莊稼的收成:年成。年景。豐年。歉年。8.年節:新年。過年。給大家拜年。9.有關年節的(用品):年糕。年貨。年畫。10.姓。
【殿】:1.高大的房屋,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房屋:佛殿。大雄寶殿。太和殿。金鑾殿。2.(Diàn)姓。3.在最后:殿后。殿軍。
“祈年殿”的相關詞語
“祈年殿”造句
我們前邊的這個建筑叫祈年殿.
天壇公園內的經典景點為祈年殿、回音壁與圜丘壇,這也是公園內的收費景點,且分布在一條南北向的直線上。
交接儀式在北京天壇的祈年殿進行。
連日來,在天壇公園祈年殿、回音壁、圜丘,頤和園九道彎、長廊、蘇州街,景山公園萬春亭等歷史名園景點,大批游人紛沓而至,其中外地游客成為游園主力軍。
從祈年殿通過丹陛橋跑向圜丘,這段路平常走起來也不過是短短幾分鐘,但16位火炬手,每人都非常珍惜自己那50米與圣火同行的路程。
鄰近公園南門的園中園景點圜丘、回音壁、祈年殿外,眾多游客聚集。
天壇公園繼祈年殿大修完成后,圜丘、皇穹宇院建筑群修繕工程也完成修繕,皇穹宇院將于10月1日重新對外開放。
文物專家姚安告訴記者,天壇內有南北兩個神廚,北神廚負責祈年殿中的祭品制作,南神廚專司提供圜丘上的供品。
不知道走了多久,才到了半封閉的大殿,遠看和伊斯蘭堡有點相似,近看卻像出自祈年殿作者之手。
新年焰火耀悉尼,悉尼夜空璀璨煙花,悉尼夜空綻放璀璨煙花,燈光在北京天壇祈年殿上打出“新年快樂”的字樣,北京天壇圜丘變身虛擬時鐘,上海上演3D燈光秀。
* 祈年殿的讀音是:qí nián diàn,祈年殿的意思:祈年殿 祈年殿在天壇的北部,前身為大祈殿,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建為三重頂圓殿,名為“大享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繕后,改名為“祈年殿”。光緒十五年(1889年)毀于雷火,數年后按原樣重建 祈年殿是一座直徑32.72米的圓形建筑,鎏金寶頂藍瓦三重檐攢尖頂,層層收進,總高38米。祈年殿內有28根金絲楠木大柱,里圈的四根寓意春夏秋冬四季,中間一圈12根寓意十二個月,最外一圈12根寓意十二時辰以及周天星宿。
基本解釋
1.殿名。在北京天壇內圜丘北,明永樂時建,初名"大祀",為舊日合祀天地之所。嘉靖間改名"大享",專以祈谷,又名"祈谷壇"。雍正時,以名實不符,始改此稱,每年正月上辛日致祭。辭典解釋
祈年殿 qí nián diàn ㄑㄧˊ ㄋㄧㄢˊ ㄉㄧㄢˋ位于北平天壇內圜丘北,為舊時合祀天地的場所。明成祖永樂年間建,舊名為「祈谷壇」。清世宗雍正時,以名實不符,始改稱為「祈年殿」。
祈年殿
祈年殿在天壇的北部,前身為大祈殿,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建為三重頂圓殿,名為“大享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繕后,改名為“祈年殿”。光緒十五年(1889年)毀于雷火,數年后按原樣重建祈年殿是一座直徑32.72米的圓形建筑,鎏金寶頂藍瓦三重檐攢尖頂,層層收進,總高38米。祈年殿內有28根金絲楠木大柱,里圈的四根寓意春夏秋冬四季,中間一圈12根寓意十二個月,最外一圈12根寓意十二時辰以及周天星宿。
【祈】:1.祈禱:祈福。2.請求;希望:祈求。祈望。敬祈指導。3.姓。
【年】:1.時間的單位,公歷1年是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平年365日,閏年366日,每4年有1個閏年:今年。去年。2.用于計算年數:三年五載。在廣州住了兩年。3.每年的:年會。年鑒。年產量。4.歲數:年紀。年齡。忘年交。益壽延年。5.一生中按年齡劃分的階段: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6.時期;時代:近年。明朝末年。7.一年中莊稼的收成:年成。年景。豐年。歉年。8.年節:新年。過年。給大家拜年。9.有關年節的(用品):年糕。年貨。年畫。10.姓。
【殿】:1.高大的房屋,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房屋:佛殿。大雄寶殿。太和殿。金鑾殿。2.(Diàn)姓。3.在最后:殿后。殿軍。
我們前邊的這個建筑叫祈年殿.
天壇公園內的經典景點為祈年殿、回音壁與圜丘壇,這也是公園內的收費景點,且分布在一條南北向的直線上。
交接儀式在北京天壇的祈年殿進行。
連日來,在天壇公園祈年殿、回音壁、圜丘,頤和園九道彎、長廊、蘇州街,景山公園萬春亭等歷史名園景點,大批游人紛沓而至,其中外地游客成為游園主力軍。
從祈年殿通過丹陛橋跑向圜丘,這段路平常走起來也不過是短短幾分鐘,但16位火炬手,每人都非常珍惜自己那50米與圣火同行的路程。
鄰近公園南門的園中園景點圜丘、回音壁、祈年殿外,眾多游客聚集。
天壇公園繼祈年殿大修完成后,圜丘、皇穹宇院建筑群修繕工程也完成修繕,皇穹宇院將于10月1日重新對外開放。
文物專家姚安告訴記者,天壇內有南北兩個神廚,北神廚負責祈年殿中的祭品制作,南神廚專司提供圜丘上的供品。
不知道走了多久,才到了半封閉的大殿,遠看和伊斯蘭堡有點相似,近看卻像出自祈年殿作者之手。
新年焰火耀悉尼,悉尼夜空璀璨煙花,悉尼夜空綻放璀璨煙花,燈光在北京天壇祈年殿上打出“新年快樂”的字樣,北京天壇圜丘變身虛擬時鐘,上海上演3D燈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