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總供給的讀音 社會總供給的意思
社會總供給 社會總供給是一定時期 (如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提供的按市場價格計算的商品和服務總量,包括本國或本地區生產活動提供的商品和勞務,進口的國外商品和輸入的國外勞務,以及國外要素所得支出凈額之部分。其中,本國或本地區生產活動提供的商品和勞務,是指所有生產者的生產活動成果,即本國或本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 商品和勞務輸入,是國外對本國或本地區提供的商品和勞務,形成本國或本地區供給的一部分; 國外要素所得支出凈額,是國外要素所得支出大于國外要素所得收入的差額。需要強調的是,供給必須是有效供給,商品只有獲得市場評價,價值能實現,才是總供給的組成部分。
- 社
- 會
- 總
- 供
- 給
“社會總供給”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è huì zǒng gōng jǐ]
- 漢字注音:
- ㄕㄜˋ ㄏㄨㄟˋ ㄗㄨㄥˇ ㄍㄨㄥ ㄐㄧˇ
- 簡繁字形:
- 社會總供給
- 是否常用:
- 是
“社會總供給”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社會總供給 shèhuì zǒnggōngjǐ
[aggregate social product] 指社會所能提供的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的總和
辭典解釋
社會總供給 shè huì zǒng gōng jǐ ㄕㄜˋ ㄏㄨㄟˋ ㄗㄨㄥˇ ㄍㄨㄥ ㄐㄧˇ 社會所能提供的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的總和。
如:「必須保持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間的平衡。」
網絡解釋
社會總供給
社會總供給是一定時期 (如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提供的按市場價格計算的商品和服務總量,包括本國或本地區生產活動提供的商品和勞務,進口的國外商品和輸入的國外勞務,以及國外要素所得支出凈額之部分。其中,本國或本地區生產活動提供的商品和勞務,是指所有生產者的生產活動成果,即本國或本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 商品和勞務輸入,是國外對本國或本地區提供的商品和勞務,形成本國或本地區供給的一部分; 國外要素所得支出凈額,是國外要素所得支出大于國外要素所得收入的差額。需要強調的是,供給必須是有效供給,商品只有獲得市場評價,價值能實現,才是總供給的組成部分。
“社會總供給”的單字解釋
【社】:1.某些集體組織:詩社。報社。通訊社。合作社。集會結社。2.某些服務性單位:茶社。旅社。旅行社。3.古代把土神和祭土神的地方、日子和祭禮都叫社:春社。秋社。社日。社稷。4.姓。
【會】:[huì]1.聚合;合在一起:會合。會齊。會診。會審。2.見面;會見:會面。會客。昨天沒有會著他。3.有一定目的的集會:晚會。舞會。開會。報告會。晚上有一個會。4.某些團體:工會。婦女聯合會。5.廟會:趕會。6.民間朝山進香或酬神求年成時所組織的集體活動,如香會、迎神賽會等。7.民間一種小規模經濟互助組織,入會成員按期平均交款,分期輪流使用。8.主要的城市:都會。省會。9.時機:機會。適逢其會。10.應當:長風破浪會有時。11.理解;懂得:體會。誤會。心領神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12.熟習;通曉:會英文。會兩出京戲。13.助動詞。表示懂得怎樣做或有能力做(多半指需要學習的事情):我不會滑冰。這孩子剛會走路,還不大會說話。14.助動詞。表示擅長:能說會道。會寫會畫的人倒不太講究紙的好壞。15.助動詞。表示有可能實現:他不會不來。樹上的果子熟了,自然會掉下來。16.付賬:會賬。我會過了。17.見〖會兒〗、〖會子〗。[kuài]總計:會計。
【總】:1.總括;匯集:總之。匯總。總其成。總起來說。把兩筆賬總到一塊兒。2.全部的;全面的:總賬。總動員。總攻擊。總罷工。總的情況對我們非常有利。3.概括全部的;為首的;領導的:總綱。總則。總店。總工會。總路線。總司令。總書記。4.一直;一向:天總不放晴。晚飯后他總是到湖邊散步。5.畢竟;總歸:冬天總要過去,春天總會來臨。小孩子總是小孩子,哪能像大人那樣有力氣。
【供】:[gòng]1.把祭品陳列在祖先、神佛的像或牌位前以示敬奉:案上供著水果。2.舊時祭祖先或求神拜佛用的祭品:上供。3.受審者口述案情。也指敘述案情的話或文字:供認。口供。[gōng]供給(jǐ);提供東西或條件給需要的人應用:供應。供參考。這間房子供廠長午間休息。
【給】:[gěi]1.交付,送與:給以。送給。獻給。2.把動作或態度加到對方:給他一頓批評。3.替,為:給大家幫忙。4.被,表示遭受:房子給火燒掉了。5.把,將:請你隨手給門送上。[jǐ]1.供應:供給。補給。給養。自給自足。2.富裕,充足:家給人足。
“社會總供給”的相關詞語
* 社會總供給的讀音是:shè huì zǒng gōng jǐ,社會總供給的意思:社會總供給 社會總供給是一定時期 (如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提供的按市場價格計算的商品和服務總量,包括本國或本地區生產活動提供的商品和勞務,進口的國外商品和輸入的國外勞務,以及國外要素所得支出凈額之部分。其中,本國或本地區生產活動提供的商品和勞務,是指所有生產者的生產活動成果,即本國或本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 商品和勞務輸入,是國外對本國或本地區提供的商品和勞務,形成本國或本地區供給的一部分; 國外要素所得支出凈額,是國外要素所得支出大于國外要素所得收入的差額。需要強調的是,供給必須是有效供給,商品只有獲得市場評價,價值能實現,才是總供給的組成部分。
基本解釋
社會總供給 shèhuì zǒnggōngjǐ
[aggregate social product] 指社會所能提供的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的總和
辭典解釋
社會總供給 shè huì zǒng gōng jǐ ㄕㄜˋ ㄏㄨㄟˋ ㄗㄨㄥˇ ㄍㄨㄥ ㄐㄧˇ社會所能提供的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的總和。
如:「必須保持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間的平衡。」
社會總供給
社會總供給是一定時期 (如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提供的按市場價格計算的商品和服務總量,包括本國或本地區生產活動提供的商品和勞務,進口的國外商品和輸入的國外勞務,以及國外要素所得支出凈額之部分。其中,本國或本地區生產活動提供的商品和勞務,是指所有生產者的生產活動成果,即本國或本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 商品和勞務輸入,是國外對本國或本地區提供的商品和勞務,形成本國或本地區供給的一部分; 國外要素所得支出凈額,是國外要素所得支出大于國外要素所得收入的差額。需要強調的是,供給必須是有效供給,商品只有獲得市場評價,價值能實現,才是總供給的組成部分。
【社】:1.某些集體組織:詩社。報社。通訊社。合作社。集會結社。2.某些服務性單位:茶社。旅社。旅行社。3.古代把土神和祭土神的地方、日子和祭禮都叫社:春社。秋社。社日。社稷。4.姓。
【會】:[huì]1.聚合;合在一起:會合。會齊。會診。會審。2.見面;會見:會面。會客。昨天沒有會著他。3.有一定目的的集會:晚會。舞會。開會。報告會。晚上有一個會。4.某些團體:工會。婦女聯合會。5.廟會:趕會。6.民間朝山進香或酬神求年成時所組織的集體活動,如香會、迎神賽會等。7.民間一種小規模經濟互助組織,入會成員按期平均交款,分期輪流使用。8.主要的城市:都會。省會。9.時機:機會。適逢其會。10.應當:長風破浪會有時。11.理解;懂得:體會。誤會。心領神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12.熟習;通曉:會英文。會兩出京戲。13.助動詞。表示懂得怎樣做或有能力做(多半指需要學習的事情):我不會滑冰。這孩子剛會走路,還不大會說話。14.助動詞。表示擅長:能說會道。會寫會畫的人倒不太講究紙的好壞。15.助動詞。表示有可能實現:他不會不來。樹上的果子熟了,自然會掉下來。16.付賬:會賬。我會過了。17.見〖會兒〗、〖會子〗。[kuài]總計:會計。
【總】:1.總括;匯集:總之。匯總。總其成。總起來說。把兩筆賬總到一塊兒。2.全部的;全面的:總賬。總動員。總攻擊。總罷工。總的情況對我們非常有利。3.概括全部的;為首的;領導的:總綱。總則。總店。總工會。總路線。總司令。總書記。4.一直;一向:天總不放晴。晚飯后他總是到湖邊散步。5.畢竟;總歸:冬天總要過去,春天總會來臨。小孩子總是小孩子,哪能像大人那樣有力氣。
【供】:[gòng]1.把祭品陳列在祖先、神佛的像或牌位前以示敬奉:案上供著水果。2.舊時祭祖先或求神拜佛用的祭品:上供。3.受審者口述案情。也指敘述案情的話或文字:供認。口供。[gōng]供給(jǐ);提供東西或條件給需要的人應用:供應。供參考。這間房子供廠長午間休息。
【給】:[gěi]1.交付,送與:給以。送給。獻給。2.把動作或態度加到對方:給他一頓批評。3.替,為:給大家幫忙。4.被,表示遭受:房子給火燒掉了。5.把,將:請你隨手給門送上。[jǐ]1.供應:供給。補給。給養。自給自足。2.富裕,充足:家給人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