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韋的讀音 石韋的意思
石韋 (水龍骨科植物)石韋(拉丁文名: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ell).水龍骨科、石韋屬中型附生蕨類植物,植株可達30厘米。橫走根狀莖,鱗片披針形,葉遠生,干后革質,上面灰綠色,孢子囊群近橢圓形,初時為星狀淡棕色,成熟呈磚紅色。附生于低海拔林下樹干上,或稍干的巖石上,海拔100~1800米。分布于中國、印度、越南、朝鮮和日本。 石韋別名:石樜(《本經》),石皮(《別錄》),石葦(《滇南本草》),金星草、石蘭(《綱目》),生扯攏(《分類草藥性》),虹霓劍草、石劍、潭劍(《福建民間草藥》),金湯匙、石背柳(《中藥材手冊》), 石韋,其性味甘、苦,微寒。入肺、膀胱經。有利水通淋、清肺泄熱等作用。能清濕熱、利尿通淋、治刀傷、燙傷、脫力虛損。
- 石
- 韋
“石韋”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í wéi]
- 漢字注音:
- ㄕˊ ㄨㄟˊ
- 簡繁字形:
- 石韋
- 是否常用:
- 否
“石韋”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植物名。多年生草本。葉柔韌如皮。分布于我國長江以南各地。生于樹干或巖石上。葉入藥,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熱,利尿﹑通淋。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九.石韋》。 辭典解釋
石韋 shí wéi ㄕˊ ㄨㄟˊ 植物名。水龍骨科水龍骨屬,山地生常綠多年生草本。生于樹上或巖石上。根莖細長,匍匐于地上;葉疏生于根莖上,披針形或長橢圓形。子囊群點粒狀,為圓形或長橢圓形,密生于葉下面中肋的兩側。栽于盆中,可供玩賞。
也稱為「石皮」、「石蘭」。
網絡解釋
石韋 (水龍骨科植物)
石韋(拉丁文名: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ell).水龍骨科、石韋屬中型附生蕨類植物,植株可達30厘米。橫走根狀莖,鱗片披針形,葉遠生,干后革質,上面灰綠色,孢子囊群近橢圓形,初時為星狀淡棕色,成熟呈磚紅色。附生于低海拔林下樹干上,或稍干的巖石上,海拔100~1800米。分布于中國、印度、越南、朝鮮和日本。
石韋別名:石樜(《本經》),石皮(《別錄》),石葦(《滇南本草》),金星草、石蘭(《綱目》),生扯攏(《分類草藥性》),虹霓劍草、石劍、潭劍(《福建民間草藥》),金湯匙、石背柳(《中藥材手冊》),
石韋,其性味甘、苦,微寒。入肺、膀胱經。有利水通淋、清肺泄熱等作用。能清濕熱、利尿通淋、治刀傷、燙傷、脫力虛損。
“石韋”的單字解釋
【石】:[shí]1.構成地殼的堅硬物質,是由礦物集合而成的:花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見〖巖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來治病的石針:藥石。4.姓。[dàn]容量單位,10斗等于1石。(在古書中讀shí,如“二千石、萬石”等。)
【韋】:1.皮革。2.姓。
“石韋”的相關詞語
* 石韋的讀音是:shí wéi,石韋的意思:石韋 (水龍骨科植物)石韋(拉丁文名: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ell).水龍骨科、石韋屬中型附生蕨類植物,植株可達30厘米。橫走根狀莖,鱗片披針形,葉遠生,干后革質,上面灰綠色,孢子囊群近橢圓形,初時為星狀淡棕色,成熟呈磚紅色。附生于低海拔林下樹干上,或稍干的巖石上,海拔100~1800米。分布于中國、印度、越南、朝鮮和日本。 石韋別名:石樜(《本經》),石皮(《別錄》),石葦(《滇南本草》),金星草、石蘭(《綱目》),生扯攏(《分類草藥性》),虹霓劍草、石劍、潭劍(《福建民間草藥》),金湯匙、石背柳(《中藥材手冊》), 石韋,其性味甘、苦,微寒。入肺、膀胱經。有利水通淋、清肺泄熱等作用。能清濕熱、利尿通淋、治刀傷、燙傷、脫力虛損。
基本解釋
植物名。多年生草本。葉柔韌如皮。分布于我國長江以南各地。生于樹干或巖石上。葉入藥,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熱,利尿﹑通淋。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九.石韋》。辭典解釋
石韋 shí wéi ㄕˊ ㄨㄟˊ植物名。水龍骨科水龍骨屬,山地生常綠多年生草本。生于樹上或巖石上。根莖細長,匍匐于地上;葉疏生于根莖上,披針形或長橢圓形。子囊群點粒狀,為圓形或長橢圓形,密生于葉下面中肋的兩側。栽于盆中,可供玩賞。
也稱為「石皮」、「石蘭」。
石韋 (水龍骨科植物)
石韋(拉丁文名: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ell).水龍骨科、石韋屬中型附生蕨類植物,植株可達30厘米。橫走根狀莖,鱗片披針形,葉遠生,干后革質,上面灰綠色,孢子囊群近橢圓形,初時為星狀淡棕色,成熟呈磚紅色。附生于低海拔林下樹干上,或稍干的巖石上,海拔100~1800米。分布于中國、印度、越南、朝鮮和日本。石韋別名:石樜(《本經》),石皮(《別錄》),石葦(《滇南本草》),金星草、石蘭(《綱目》),生扯攏(《分類草藥性》),虹霓劍草、石劍、潭劍(《福建民間草藥》),金湯匙、石背柳(《中藥材手冊》),
石韋,其性味甘、苦,微寒。入肺、膀胱經。有利水通淋、清肺泄熱等作用。能清濕熱、利尿通淋、治刀傷、燙傷、脫力虛損。
【石】:[shí]1.構成地殼的堅硬物質,是由礦物集合而成的:花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見〖巖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來治病的石針:藥石。4.姓。[dàn]容量單位,10斗等于1石。(在古書中讀shí,如“二千石、萬石”等。)
【韋】:1.皮革。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