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矇怎么讀 矇的意思

    “矇”字共有1個讀音: [mēng]  
    矇
    漢字
    讀音 [mēng]
    注音 ㄇㄥ
    部首 [目]  目字旁
    筆畫 總筆畫:18 部外:13
    異體字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77C7
    其它編碼 五筆:hape 倉頡:butbo 鄭碼:leag 四角:64032
    筆順編碼 251111224511353334
    筆順筆畫 丨フ一一一一丨丨丶フ一一ノフノノノ丶
    筆順名稱 豎 橫折 橫 橫 橫 橫 豎 豎 點 橫撇/橫鉤 橫 橫 撇 彎鉤 撇 撇 撇 捺

    矇字的意思

    [mēng]

    同“”。

    [méng]

    眼睛失明。

    矇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mēng ㄇㄥˉ

     ◎ 同“”。

    英語 stupid, ignorant; blind

    德語 betrügen, t?uschen, schwindeln (V)?,blindlings raten, auf gut Glück vermuten, herumr?steln (V)?,bet?ubt, besinnungslos (Adj)?,dumm, unwissend ,d?sig, schimmrig, unklar, verschwommen (Adj)

    矇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méng

    〈形〉

    (1) 盲,目失明 [blind]

    矇,童矇也,一曰不明也。——《說文》

    矇瞍奏公。——《詩·大雅·靈臺》。傳:“有眸子而無見曰矇”

    目有眸無珠子曰矇。——《字林》

    矇瞍謂之不章。——《楚辭·懷沙》。注:“盲者也。”

    (2) 又如:蒙瞽(蒙瞢,蒙叟,均指盲人);蒙聾(目不見,耳不聞);蒙瞀(目不明);蒙蒙(糊涂不明);蒙騰(模糊不清)

    (3) 通“蒙”。幼稚,暗昧不明 [ignorant;naive;uncultured]

    乃今日發矇。——揚雄《長楊賦》。注:“矇與蒙古字通。”

    詞性變化


    méng

    〈名〉

    (1) 指樂官。古代以盲人充任,故名 [blind-musician]

    豈其以千乘之相,易淫樂之蒙,必無人焉故也。——《左傳》

    (2) 又如:蒙叟(蒙瞽。指古代以盲人充任的樂官);蒙奏(盲樂師的演奏)

    (3) 另見 mēng;měng

    矇字的辭典解釋

    蒙ㄇㄥˊméng 名

    盲人。有眼珠而看不見。《詩經·大雅·靈臺》:「鼉鼓逢逢,蒙瞍奏公。」

    蒙ㄇㄥmēng 動

    欺騙。如:「別說瞎話蒙人。」

    胡亂猜對或得到。如:「我能得獎是蒙上的。」

    康熙字典解釋

    矇【午集中】【目部】 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4畫

    《廣韻》《正韻》莫紅切《集韻》《韻會》謨蓬切,??音蒙。《說文》童矇也。一曰不明也。《釋名》有眸子而失明,蒙蒙無所別也。《博雅》盲也。《詩·大雅》矇瞍奏公。《傳》有眸子而無見曰矇。《疏》矇卽今靑盲。《禮·仲尼燕居》昭然若發矇矣。

    又《王充·論衡》人未學問曰矇。

    又《徐幹·中論》見人而不自見者,謂之矇。

    又《集韻》母總切,音蠓。瞈矇,目不明也。

    又葉莫江切,音尨。《東方朔·七諫》終不變而死節兮,惜年齒之未央。將舫舟而下流兮,冀幸君之發矇。通作蒙。別作??。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矇【卷四】【目部】

    童矇也。一曰不明也。從目蒙聲。莫中切

    說文解字注

    (矇)童蒙也。此與周易童蒙異。謂目童子如冡覆也。毛公、劉熙、韋昭皆云。有眸子而無見曰矇。鄭司農云。有目朕而無見謂之矇。其意略同。毛說爲長。許主毛說也。禮記。昭然若發矇。謂如發其覆。從目。蒙聲。莫中切。九部。一曰不明也。此泛言目不明。爲別一義。

    矇字組詞

    矇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矇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