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省的讀音 直省的意思
直省 zhí shěng ㄓㄧˊ ㄕㄥˇ 直省 直省 zhíshěng [the provinces] 指各省,因直屬中央,所以又叫直省 文書下行直省。——清· 方苞《獄中雜記》 直省:應該是指直隸地區和各省。直,直隸地區,如明代有南直、北直。直隸地區是中央直屬地區,不應該解釋為各省直屬中央。
- 直
- 省
“直省”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í shěng]
- 漢字注音:
- ㄓˊ ㄕㄥˇ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直省”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直省 zhíshěng
[the provinces] 指各省,因直屬中央,所以又叫直省
文書下行直省。——清· 方苞《獄中雜記》
網絡解釋
直省
zhí shěng
ㄓㄧˊ ㄕㄥˇ
直省
直省 zhíshěng
[the provinces] 指各省,因直屬中央,所以又叫直省
文書下行直省。——清· 方苞《獄中雜記》
直省:應該是指直隸地區和各省。直,直隸地區,如明代有南直、北直。直隸地區是中央直屬地區,不應該解釋為各省直屬中央。
“直省”的單字解釋
【直】:1.成直線的(跟“曲”相對):筆直。馬路又平又直。你把鐵絲拉直。2.跟地面垂直的(跟“橫”相對):直升機。把標桿立直。3.從上到下的;從前到后的(跟“橫”相對):直行的文字。屋子很大,直里有兩丈,橫里有四丈。4.挺直;使筆直:直起腰來。5.公正的;正義的:正直。理直氣壯。6.直爽;直截:直性子。心直口快。直呼其名。他嘴直,藏不住話。7.漢字的筆畫,即“豎1”8.一直;徑直;直接:直達。直到。直哭了一天。直朝村口走去。9.一個勁兒;不斷地:他看著我直笑。我冷得直哆嗦。10.姓。
【省】:[shěng]1.行政區劃單位。在中國是地方最大的一級行政區域,直屬中央。省下設若干市、縣。2.指省會:進省開會。3.減免;節約。與“費”相對:省一道工序。省錢。4.簡略:省稱。省寫。5.古官署名:尚書省。中書省。[xǐng]1.檢查自己的思想行為:反省。2.覺悟;明白:省悟。昏迷不省。3.探望;問候(多指對長輩、親屬):省親。
“直省”的相關詞語
“直省”造句
“按溺女之風近世各直省所在多有,相習成風,恬不為怪。
“各直省藩署或相當局所附設管理印花稅處,責成藩司遴派妥員專司本省發售印花事宜。
水電包全贈送,也就是業主家里每個房間所用到的強弱電線、水管改造,在滿足業主居住的需求點位下,改造全贈送,100m2新房最少直省12000元。
道光皇帝閱后,抄轉全國各地方大員,并諭令“盛京、吉林、黑龍江將軍、直省各督撫,各抒所見,妥議章程,迅速具奏”。
* 直省的讀音是:zhí shěng,直省的意思:直省 zhí shěng ㄓㄧˊ ㄕㄥˇ 直省 直省 zhíshěng [the provinces] 指各省,因直屬中央,所以又叫直省 文書下行直省。——清· 方苞《獄中雜記》 直省:應該是指直隸地區和各省。直,直隸地區,如明代有南直、北直。直隸地區是中央直屬地區,不應該解釋為各省直屬中央。
基本解釋
直省 zhíshěng
[the provinces] 指各省,因直屬中央,所以又叫直省
文書下行直省。——清· 方苞《獄中雜記》
直省
zhí shěngㄓㄧˊ ㄕㄥˇ
直省
直省 zhíshěng
[the provinces] 指各省,因直屬中央,所以又叫直省
文書下行直省。——清· 方苞《獄中雜記》
直省:應該是指直隸地區和各省。直,直隸地區,如明代有南直、北直。直隸地區是中央直屬地區,不應該解釋為各省直屬中央。

【直】:1.成直線的(跟“曲”相對):筆直。馬路又平又直。你把鐵絲拉直。2.跟地面垂直的(跟“橫”相對):直升機。把標桿立直。3.從上到下的;從前到后的(跟“橫”相對):直行的文字。屋子很大,直里有兩丈,橫里有四丈。4.挺直;使筆直:直起腰來。5.公正的;正義的:正直。理直氣壯。6.直爽;直截:直性子。心直口快。直呼其名。他嘴直,藏不住話。7.漢字的筆畫,即“豎1”8.一直;徑直;直接:直達。直到。直哭了一天。直朝村口走去。9.一個勁兒;不斷地:他看著我直笑。我冷得直哆嗦。10.姓。
【省】:[shěng]1.行政區劃單位。在中國是地方最大的一級行政區域,直屬中央。省下設若干市、縣。2.指省會:進省開會。3.減免;節約。與“費”相對:省一道工序。省錢。4.簡略:省稱。省寫。5.古官署名:尚書省。中書省。[xǐng]1.檢查自己的思想行為:反省。2.覺悟;明白:省悟。昏迷不省。3.探望;問候(多指對長輩、親屬):省親。
“按溺女之風近世各直省所在多有,相習成風,恬不為怪。
“各直省藩署或相當局所附設管理印花稅處,責成藩司遴派妥員專司本省發售印花事宜。
水電包全贈送,也就是業主家里每個房間所用到的強弱電線、水管改造,在滿足業主居住的需求點位下,改造全贈送,100m2新房最少直省12000元。
道光皇帝閱后,抄轉全國各地方大員,并諭令“盛京、吉林、黑龍江將軍、直省各督撫,各抒所見,妥議章程,迅速具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