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鍾掩耳的讀音 盜鍾掩耳的意思
盜鍾掩耳【解釋】《呂氏春秋·自知》:“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掩)其耳。”后以“盜鍾掩耳”比喻自己欺騙自己。 唐 吳兢 《貞觀政要·公平》:“爲之而欲人不知,言之而欲人不聞,此猶捕雀而掩目,盜鍾而掩耳者,只以取誚,將何益乎?”《云笈七籤》卷九十:“若人不知則鬼神知之,鬼神已知而云不知,是盜鍾掩耳之智也。”亦省作“ 盜鍾 ”。 南朝 梁 任昉 《勸進今上箋》:“惑甚盜鍾,功疑不賞,皇天后土,不勝其酷。”
- 盜
- 鍾
- 掩
- 耳
“盜鍾掩耳”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ào zhōng yǎn ěr]
- 漢字注音:
- ㄉㄠˋ ㄓㄨㄥ ㄧㄢˇ ㄦˇ
- 簡繁字形:
- 盜鍾掩耳
- 是否常用:
- 否
“盜鍾掩耳”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呂氏春秋?自知》:“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掩)其耳。”后以“盜鐘掩耳”比喻自己欺騙自己。
網絡解釋
盜鍾掩耳
【解釋】《呂氏春秋·自知》:“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掩)其耳。”后以“盜鍾掩耳”比喻自己欺騙自己。 唐 吳兢 《貞觀政要·公平》:“爲之而欲人不知,言之而欲人不聞,此猶捕雀而掩目,盜鍾而掩耳者,只以取誚,將何益乎?”《云笈七籤》卷九十:“若人不知則鬼神知之,鬼神已知而云不知,是盜鍾掩耳之智也。”亦省作“ 盜鍾 ”。 南朝 梁 任昉 《勸進今上箋》:“惑甚盜鍾,功疑不賞,皇天后土,不勝其酷。”
“盜鍾掩耳”的單字解釋
【盜】:1.偷竊:盜取。2.搶劫財物的人:強盜。海盜。
【鍾】:曾作“鍾”的簡化字,后停用。
【掩】:1.遮蓋;掩蔽:掩口而笑。掩人耳目。掩著懷(上衣遮蓋住胸膛而不扣紐扣)。2.關;合:掩卷。虛掩著房門。3.關門或合上箱蓋等物時被夾住:手被門掩了一下。4.乘人不備(襲擊、捕捉):掩殺。掩捕。
【耳】:1.耳朵:耳聾眼花。耳聞目睹。2.形狀像耳朵的東西:木耳。銀耳。3.位置在兩旁的:耳房。耳門。4.姓。5.而已;罷了:想當然耳。技止此耳。
“盜鍾掩耳”的相關詞語
* 盜鍾掩耳的讀音是:dào zhōng yǎn ěr,盜鍾掩耳的意思:盜鍾掩耳【解釋】《呂氏春秋·自知》:“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掩)其耳。”后以“盜鍾掩耳”比喻自己欺騙自己。 唐 吳兢 《貞觀政要·公平》:“爲之而欲人不知,言之而欲人不聞,此猶捕雀而掩目,盜鍾而掩耳者,只以取誚,將何益乎?”《云笈七籤》卷九十:“若人不知則鬼神知之,鬼神已知而云不知,是盜鍾掩耳之智也。”亦省作“ 盜鍾 ”。 南朝 梁 任昉 《勸進今上箋》:“惑甚盜鍾,功疑不賞,皇天后土,不勝其酷。”
基本解釋
《呂氏春秋?自知》:“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掩)其耳。”后以“盜鐘掩耳”比喻自己欺騙自己。盜鍾掩耳
【解釋】《呂氏春秋·自知》:“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掩)其耳。”后以“盜鍾掩耳”比喻自己欺騙自己。 唐 吳兢 《貞觀政要·公平》:“爲之而欲人不知,言之而欲人不聞,此猶捕雀而掩目,盜鍾而掩耳者,只以取誚,將何益乎?”《云笈七籤》卷九十:“若人不知則鬼神知之,鬼神已知而云不知,是盜鍾掩耳之智也。”亦省作“ 盜鍾 ”。 南朝 梁 任昉 《勸進今上箋》:“惑甚盜鍾,功疑不賞,皇天后土,不勝其酷。”
【盜】:1.偷竊:盜取。2.搶劫財物的人:強盜。海盜。
【鍾】:曾作“鍾”的簡化字,后停用。
【掩】:1.遮蓋;掩蔽:掩口而笑。掩人耳目。掩著懷(上衣遮蓋住胸膛而不扣紐扣)。2.關;合:掩卷。虛掩著房門。3.關門或合上箱蓋等物時被夾住:手被門掩了一下。4.乘人不備(襲擊、捕捉):掩殺。掩捕。
【耳】:1.耳朵:耳聾眼花。耳聞目睹。2.形狀像耳朵的東西:木耳。銀耳。3.位置在兩旁的:耳房。耳門。4.姓。5.而已;罷了:想當然耳。技止此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