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抹的讀音 蓋抹的意思
蓋抹 解釋為涂改;掩蓋。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楔子:“著一片志誠心蓋抹了漫天謊。” 王季思 校注:“蓋抹亦即改抹……改抹,蓋涂改文字之意
- 蓋
- 抹
“蓋抹”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ài mǒ]
- 漢字注音:
- ㄍㄞˋ ㄇㄛˇ
- 簡繁字形:
- 蓋抹
- 是否常用:
- 否
“蓋抹”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涂改;掩蓋。 辭典解釋
蓋抹 gài mǒ ㄍㄞˋ ㄇㄛˇ 遮掩、隱藏。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楔子》:「著一片志誠心蓋抹了漫天謊。」
《醒世姻緣傳.第三八回》:「先生查考他,自家又會支吾,狄周又與他蓋抹,從未敗露。」
網絡解釋
蓋抹
解釋為涂改;掩蓋。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楔子:“著一片志誠心蓋抹了漫天謊。” 王季思 校注:“蓋抹亦即改抹……改抹,蓋涂改文字之意
“蓋抹”的單字解釋
【蓋】:[gài]1.有遮蔽作用的東西:蓋子。鍋蓋。瓶蓋。膝蓋。天靈蓋。2.傘:雨蓋。3.由上往下覆,遮掩:覆蓋。遮蓋。掩蓋。蓋澆飯。4.壓倒,超過:蓋世無雙。5.方言,超出一般地好:這本書真叫蓋!6.用印,打上:蓋章。蓋戳子。7.造(房子):蓋樓。翻蓋。8.方言虛詞(a.發語詞,如“蓋聞”;b.表大概如此,如“蓋近之矣”;c.連詞,表示原因,如“有所不知,蓋未學也”)。[gě]1.古地名,在今中國山東省沂水縣西北。2.姓。蓋[蓋,讀音作gě(ㄍㄜˇ)、亦可讀音作gà(ㄍㄚˋ)、gài(ㄍㄞˋ)、guó(ㄍㄨㄛˊ)]、guō[hé]古同“盍”,文言虛詞,何不。
【抹】:[mǒ]1.涂:涂抹。抹粉(喻美化或掩飾)。抹黑(喻丑化)。抹子(瓦工用來抹灰泥的器具。亦稱“抹刀”)。2.揩,擦:抹拭。哭天抹淚。3.除去,勾掉,不計在內:抹煞。4.輕微的痕跡:“林梢一抹青如畫”。一抹余暉。[mò]1.把和好了的泥或灰涂上后弄平:抹墻。抹石灰。2.緊靠著繞過去:抹頭。抹身。3.用手指輕按,奏弦樂指法的一種。[mā]1.擦:抹桌子。2.按著向下移動、除去:抹不下臉來(礙于臉面或情面)。
“蓋抹”的相關詞語
* 蓋抹的讀音是:gài mǒ,蓋抹的意思:蓋抹 解釋為涂改;掩蓋。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楔子:“著一片志誠心蓋抹了漫天謊。” 王季思 校注:“蓋抹亦即改抹……改抹,蓋涂改文字之意
基本解釋
涂改;掩蓋。辭典解釋
蓋抹 gài mǒ ㄍㄞˋ ㄇㄛˇ遮掩、隱藏。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楔子》:「著一片志誠心蓋抹了漫天謊。」
《醒世姻緣傳.第三八回》:「先生查考他,自家又會支吾,狄周又與他蓋抹,從未敗露。」
蓋抹
解釋為涂改;掩蓋。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楔子:“著一片志誠心蓋抹了漫天謊。” 王季思 校注:“蓋抹亦即改抹……改抹,蓋涂改文字之意【蓋】:[gài]1.有遮蔽作用的東西:蓋子。鍋蓋。瓶蓋。膝蓋。天靈蓋。2.傘:雨蓋。3.由上往下覆,遮掩:覆蓋。遮蓋。掩蓋。蓋澆飯。4.壓倒,超過:蓋世無雙。5.方言,超出一般地好:這本書真叫蓋!6.用印,打上:蓋章。蓋戳子。7.造(房子):蓋樓。翻蓋。8.方言虛詞(a.發語詞,如“蓋聞”;b.表大概如此,如“蓋近之矣”;c.連詞,表示原因,如“有所不知,蓋未學也”)。[gě]1.古地名,在今中國山東省沂水縣西北。2.姓。蓋[蓋,讀音作gě(ㄍㄜˇ)、亦可讀音作gà(ㄍㄚˋ)、gài(ㄍㄞˋ)、guó(ㄍㄨㄛˊ)]、guō[hé]古同“盍”,文言虛詞,何不。
【抹】:[mǒ]1.涂:涂抹。抹粉(喻美化或掩飾)。抹黑(喻丑化)。抹子(瓦工用來抹灰泥的器具。亦稱“抹刀”)。2.揩,擦:抹拭。哭天抹淚。3.除去,勾掉,不計在內:抹煞。4.輕微的痕跡:“林梢一抹青如畫”。一抹余暉。[mò]1.把和好了的泥或灰涂上后弄平:抹墻。抹石灰。2.緊靠著繞過去:抹頭。抹身。3.用手指輕按,奏弦樂指法的一種。[mā]1.擦:抹桌子。2.按著向下移動、除去:抹不下臉來(礙于臉面或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