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白龍魚服的讀音 白龍魚服的意思

    【解釋】魚服:穿起魚的外衣。白龍化為魚在淵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隱藏身分,改裝出行。【出處】漢·劉向《說苑·正諫》:“昔日龍下清冷之淵,化為魚,漁者豫且射中其目。” 漢·張衡《東京賦》:“白龍魚服,見困豫且。”【示例】相公~,隱姓潛名。倘或途中小輩不識高低,有毀相公者,何以處之?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四【近義詞】微服私巡、白龍微服【語法】主謂式;作謂語;指貴人微服出巡
    • bái
    • lóng

    “白龍魚服”的讀音

    拼音讀音
    [bái lóng yú fú]
    漢字注音:
    ㄅㄞˊ ㄌㄨㄥˊ ㄩˊ ㄈㄨˊ
    簡繁字形:
    白龍魚服
    是否常用:

    “白龍魚服”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漢劉向《說苑.正諫》:"昔白龍下清泠之淵﹐化為魚﹐漁者豫且射中其目。"后以"白龍魚服"比喻貴人微服出行﹐恐有不測之虞。

    辭典解釋

    白龍魚服  bái lóng yú fú  ㄅㄞˊ ㄌㄨㄥˊ ㄩˊ ㄈㄨˊ  

    天帝的貴畜白龍,因化身為魚而被漁父豫且射中的故事。見漢.劉向《說苑.卷九.正諫》。后比喻貴人微服出行,遭到危險。《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相公白龍魚服,隱姓潛名,倘或途中小輩不識高低,有毀謗相公者,何以處之?」也作「白龍微服」。

    網絡解釋

    【解釋】魚服:穿起魚的外衣。白龍化為魚在淵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隱藏身分,改裝出行。

    【出處】漢·劉向《說苑·正諫》:“昔日龍下清冷之淵,化為魚,漁者豫且射中其目。” 漢·張衡《東京賦》:“白龍魚服,見困豫且。”

    【示例】相公~,隱姓潛名。倘或途中小輩不識高低,有毀相公者,何以處之?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四

    【近義詞】微服私巡、白龍微服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指貴人微服出巡

    “白龍魚服”的單字解釋

    】:1.像霜或雪的顏色(跟“黑”相對)。2.光亮;明亮:東方發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沒有加上什么東西的;空白:白卷。白飯。白開水。一窮二白。5.沒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費力氣。6.無代價;無報償:白吃。白給。白看戲。7.象征反動:白軍。白區。8.指喪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輕視或不滿: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錯誤:寫白字。把字念白了。12.說明;告訴;陳述:表白。辯白。告白。13.戲曲或歌劇中在唱詞之外用說話腔調說的語句:道白。獨白。對白。14.指地方話:蘇白。15.白話:文白雜糅。半文半白。
    】:1.傳說中一種極具靈性的動物。頭生角、鬚,身長,有鱗、爪。《說文解字》:“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2.古代帝王的象徵。漢·王充《論衡·紀妖》:“祖龍死,謂始皇也。祖,人之本;龍,人君之象也。”3.比喻首領或豪傑才俊:“人中之龍”。《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傳》:“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4.古生物學上指有腳、尾的巨大爬蟲類:“恐龍”、“雷龍”、“暴龍”、“翼手龍”。5.像龍形的長條物:“水龍”、“車水馬龍”。6.姓。如秦代有龍且。7.二一四部首之一。
    】:同“”。
    】:[fú]1.衣服;衣裳:制服。便服。2.喪服:有服在身。3.穿(衣服):服喪。4.吃(藥):服藥。內服。每次服三片。5.擔任(職務);承當(義務或刑罰):服刑。服兵役。6.承認;服從;信服:服輸。心服口服。你有道理,我算服了你了。7.使信服:服眾。以理服人。8.適應:不服水土。9.姓。[fù]用于中藥;劑:一服藥。

    “白龍魚服”的相關詞語

    * 白龍魚服的讀音是:bái lóng yú fú,白龍魚服的意思:【解釋】魚服:穿起魚的外衣。白龍化為魚在淵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隱藏身分,改裝出行。【出處】漢·劉向《說苑·正諫》:“昔日龍下清冷之淵,化為魚,漁者豫且射中其目。” 漢·張衡《東京賦》:“白龍魚服,見困豫且。”【示例】相公~,隱姓潛名。倘或途中小輩不識高低,有毀相公者,何以處之?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四【近義詞】微服私巡、白龍微服【語法】主謂式;作謂語;指貴人微服出巡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