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麻的讀音 白麻的意思
白麻 (寶石學術語)白麻花崗巖,表面光潔度高,耐腐蝕耐酸堿,硬度密度大,含鐵量高,無放射性,與美國白麻相當,底色灰白的一種,散布灰麻點,且花色比較統一故而稱之為白麻。白麻以山東最為有名,另外還有靈寶白麻,隨州白麻。有大花,中花和小花之分。主要有牟平白(礦區位于煙臺牟平,國家標準代碼:G3765)、威海白麻(礦區位于威海草廟子,國家標準代碼:G3760)、文登白(礦區位于文登曬字,國家標準代碼:G3759)花紋和顏色以及礦性各有特色。 白麻 (歷史名詞)白麻是一種古代紙張的材料,唐宋時期,就有用白麻紙來書寫,不用印刷。
- 白
- 麻
“白麻”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ái má]
- 漢字注音:
- ㄅㄞˊ ㄇㄚ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白麻”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植物名。即苘麻。 2.亦作"白麻紙"。 辭典解釋
白麻 bái má ㄅㄞˊ ㄇㄚˊ 植物名。錦葵科?麻屬,一年生草本。莖高五、六尺,葉互生,呈圓心形。夏季開花。種子可供制藥,皮可造繩。
唐詔書以麻紙謄寫,麻紙則有黃、白二種。舉凡立后、建儲、討伐,及拜免將相等大事,皆用白麻詔書,制敕則用黃麻詔書。
唐.李肇《翰林志》:「凡赦書、德音、立后、建儲、大誅、討免三公宰相命將曰制,并用白麻紙,不用印。」
宋.王溥《唐會要.卷五七.翰林院》:「凡將相出入,皆翰林草制,謂之白麻。」
網絡解釋
白麻 (寶石學術語)
白麻花崗巖,表面光潔度高,耐腐蝕耐酸堿,硬度密度大,含鐵量高,無放射性,與美國白麻相當,底色灰白的一種,散布灰麻點,且花色比較統一故而稱之為白麻。白麻以山東最為有名,另外還有靈寶白麻,隨州白麻。有大花,中花和小花之分。主要有牟平白(礦區位于煙臺牟平,國家標準代碼:G3765)、威海白麻(礦區位于威海草廟子,國家標準代碼:G3760)、文登白(礦區位于文登曬字,國家標準代碼:G3759)花紋和顏色以及礦性各有特色。
白麻 (歷史名詞)
白麻是一種古代紙張的材料,唐宋時期,就有用白麻紙來書寫,不用印刷。
“白麻”的單字解釋
【白】:1.像霜或雪的顏色(跟“黑”相對)。2.光亮;明亮:東方發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沒有加上什么東西的;空白:白卷。白飯。白開水。一窮二白。5.沒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費力氣。6.無代價;無報償:白吃。白給。白看戲。7.象征反動:白軍。白區。8.指喪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輕視或不滿: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錯誤:寫白字。把字念白了。12.說明;告訴;陳述:表白。辯白。告白。13.戲曲或歌劇中在唱詞之外用說話腔調說的語句:道白。獨白。對白。14.指地方話:蘇白。15.白話:文白雜糅。半文半白。
【麻】:1.草本植物,種類很多,有“大麻”、“苧麻”、“苘麻”、“亞麻”等。莖皮纖維通常亦稱“麻”,可制繩索、織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繩。麻紡。2.指“芝麻”:麻醬。麻油。3.像腿、臂被壓后的那種不舒服的感覺:腳麻了。4.感覺不靈,或喪失感覺,引申為思想不敏銳:麻痹。麻醉。麻木不仁。5.面部痘瘢,引申指物體表面粗糙:麻子。6.帶細碎斑點的:麻雀。麻蠅。7.喻紛亂:麻亂。麻沸。8.姓。
“白麻”的相關詞語
* 白麻的讀音是:bái má,白麻的意思:白麻 (寶石學術語)白麻花崗巖,表面光潔度高,耐腐蝕耐酸堿,硬度密度大,含鐵量高,無放射性,與美國白麻相當,底色灰白的一種,散布灰麻點,且花色比較統一故而稱之為白麻。白麻以山東最為有名,另外還有靈寶白麻,隨州白麻。有大花,中花和小花之分。主要有牟平白(礦區位于煙臺牟平,國家標準代碼:G3765)、威海白麻(礦區位于威海草廟子,國家標準代碼:G3760)、文登白(礦區位于文登曬字,國家標準代碼:G3759)花紋和顏色以及礦性各有特色。 白麻 (歷史名詞)白麻是一種古代紙張的材料,唐宋時期,就有用白麻紙來書寫,不用印刷。
基本解釋
1.植物名。即苘麻。 2.亦作"白麻紙"。辭典解釋
白麻 bái má ㄅㄞˊ ㄇㄚˊ植物名。錦葵科?麻屬,一年生草本。莖高五、六尺,葉互生,呈圓心形。夏季開花。種子可供制藥,皮可造繩。
唐詔書以麻紙謄寫,麻紙則有黃、白二種。舉凡立后、建儲、討伐,及拜免將相等大事,皆用白麻詔書,制敕則用黃麻詔書。
唐.李肇《翰林志》:「凡赦書、德音、立后、建儲、大誅、討免三公宰相命將曰制,并用白麻紙,不用印。」
宋.王溥《唐會要.卷五七.翰林院》:「凡將相出入,皆翰林草制,謂之白麻。」
白麻 (寶石學術語)
白麻花崗巖,表面光潔度高,耐腐蝕耐酸堿,硬度密度大,含鐵量高,無放射性,與美國白麻相當,底色灰白的一種,散布灰麻點,且花色比較統一故而稱之為白麻。白麻以山東最為有名,另外還有靈寶白麻,隨州白麻。有大花,中花和小花之分。主要有牟平白(礦區位于煙臺牟平,國家標準代碼:G3765)、威海白麻(礦區位于威海草廟子,國家標準代碼:G3760)、文登白(礦區位于文登曬字,國家標準代碼:G3759)花紋和顏色以及礦性各有特色。白麻 (歷史名詞)
白麻是一種古代紙張的材料,唐宋時期,就有用白麻紙來書寫,不用印刷。【白】:1.像霜或雪的顏色(跟“黑”相對)。2.光亮;明亮:東方發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沒有加上什么東西的;空白:白卷。白飯。白開水。一窮二白。5.沒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費力氣。6.無代價;無報償:白吃。白給。白看戲。7.象征反動:白軍。白區。8.指喪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輕視或不滿: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錯誤:寫白字。把字念白了。12.說明;告訴;陳述:表白。辯白。告白。13.戲曲或歌劇中在唱詞之外用說話腔調說的語句:道白。獨白。對白。14.指地方話:蘇白。15.白話:文白雜糅。半文半白。
【麻】:1.草本植物,種類很多,有“大麻”、“苧麻”、“苘麻”、“亞麻”等。莖皮纖維通常亦稱“麻”,可制繩索、織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繩。麻紡。2.指“芝麻”:麻醬。麻油。3.像腿、臂被壓后的那種不舒服的感覺:腳麻了。4.感覺不靈,或喪失感覺,引申為思想不敏銳:麻痹。麻醉。麻木不仁。5.面部痘瘢,引申指物體表面粗糙:麻子。6.帶細碎斑點的:麻雀。麻蠅。7.喻紛亂:麻亂。麻沸。8.姓。